路基CAD设计(GeoDIG)
系统功能使用说明
2015.10  TsyLQH  WuHan


 

 

 


路基CAD设计(GeoDIG)

系统功能使用说明

 

 

 

 

 

 

 

 

 

 

 

 

 

 

2015.10 武汉

 


    

 

1.    系统概述... 1

2.    系统运行与命令说明... 1

2.1.        WindowsCAD版本... 1

2.2.        系统加载... 1

2.3.        简要命令说明... 1

2.4.        CAD命令、系统变量... 1

3.    主要功能与特点... 3

4.    菜单界面(菜单、CAD控制面板... 4

4.1.        横断面、工程措施设计控制菜单... 4

4.1.1.    路基横断面图(基本创建)... 4

4.1.2.    地质横断面图(转换、绑定、地层编辑)... 5

4.1.3.    工程措施汇总编辑(快速添加、修改设计措施)... 6

4.1.4.    挡墙汇总设计... 7

4.1.5.    标注信息汇总编辑... 8

4.1.6.    横断基本参数及优化编辑... 9

4.1.7.    自动调整边坡高度... 9

4.1.8.    路基基床参数修... 10

4.1.9.    添加线路资料... 10

4.1.10. 横断面图排版布局... 10

4.1.11.  填挖界线(站场、线路)... 11

4.1.12. 清理炸碎图形实体... 11

4.1.13. 强制更新横断面显示... 11

4.1.14. 横断面归位... 11

4.2.        数据资料(填挖资料、挡墙检算、数量提交汇总)... 11

4.2.1.    线路数据信息,填挖高度表(横断面设计、更新)... 12

4.2.1.1.     线路数据信息(填挖高度表)... 12

4.2.1.2.     参数属性... 12

4.2.1.3.     横断面带帽子一般参数设计... 13

4.2.1.4.     带帽子设计(横断面批量框架设计)... 13

4.2.1.5.     横断面线路信息更新... 13

4.2.2.    挡墙检算、尺寸表(路堑、路堤、路肩、衡重式)... 14

4.2.3.    剩余下滑力计算... 14

4.2.4.    工程数量表(绘制、提交汇总)... 15

4.3.        工具菜单... 17

4.3.1.    选项(系统全局参数设置)... 17

4.3.2.    命令说明... 18

4.3.3.    上传出图文件... 18

4.3.4.    批量打印... 18

4.3.5.    项目工点管理、项目工程数量汇总... 19

4.4.        钢筋结构图,桩板墙、悬臂、扶壁式挡墙(链接)... 21

5.    路基面板功能区(横断面、正面、平面图等)... 22

5.1.        横断面属性(当前横断面编辑)... 22

5.1.1.    措施属性编辑面板... 22

5.1.2.    横断面措施编辑控制、常用功能... 23

5.1.3.    右键菜单编辑功能... 23

5.2.        组设计(标准横断面、措施组)... 24

5.2.1.    标准横断面图... 24

5.2.2.    措施组... 24

5.3.        工点断面(路基工点设计及信息)... 25

5.3.1.    工点分段设计与工程数量... 26

5.3.2.    合并输出各线数量... 26

5.3.3.    填挖方数量计算... 26

5.3.4.    创建正(纵断)面、平面图(线别过滤)... 26

5.3.5.    横断面措施汇总编辑... 26

5.3.6.    标注信息汇总编辑... 26

5.3.7.    横断面基床形式、基本参数修改... 26

5.3.8.    更新地质横断面... 27

5.3.9.    横断面信息表... 27

5.3.10. 编辑横断里程、高程... 28

5.4.        (纵断)面图... 28

5.4.1.    地基加固纵断面图... 28

5.4.2.    正面图(左右侧支挡防护)... 29

5.5.        平面图(措施平面图、用地平面图、工点排水平面图)... 29

5.5.1.    措施平面图(地基加固或所有措施)... 30

5.5.2.    用地界平面图... 31

5.5.3.    工点排水平面图... 31

5.6.        绘图工具... 32

5.7.        工作目录... 32

5.8.        在线(局域网内实时信息交流... 32

6.    路基CAD实体特性功能(横断面、正面、平面图) 33

6.1.        路基CAD实体特性... 33

6.1.1.    实体定义... 33

6.1.2.    实体夹点功能... 33

6.1.3.    实体基本参数编辑... 34

6.1.4.    实体炸碎与图形发布... 34

6.2.        横断面图措施实体... 34

6.2.1.    横断面图实体... 34

6.2.1.1.     路基设计横断面图... 34

6.2.1.2.     路基横断面措施的共性属性... 36

6.2.1.3.     工程地质横断面图实体... 37

6.2.2.    路基面、基床... 38

6.2.3.    路堑类... 40

6.2.3.1.     设计引导线... 40

6.2.3.2.     侧沟    41

6.2.3.3.     路堑平台... 42

6.2.3.4.     路堑边坡... 43

6.2.3.5.     路堑护墙... 44

6.2.3.6.     路堑挡墙... 44

6.2.3.7.     路堑桩板墙... 45

6.2.3.8.     链索(杆)自然边坡... 47

6.2.3.9.     土钉墙... 47

6.2.3.10.   天沟    48

6.2.3.11.   基坑回填... 49

6.2.3.12.   图块显示... 49

6.2.3.13.   排水斜孔... 49

6.2.3.14.   被动防护... 50

6.2.3.15.   边界标注... 50

6.2.4.    路堤类... 51

6.2.4.1.     护肩    51

6.2.4.2.     路堤平台... 51

6.2.4.3.     路堤边坡... 52

6.2.4.4.     路堤()挡墙... 53

6.2.4.5.     路堤坡脚墙... 54

6.2.4.6.     衡重式挡墙... 55

6.2.4.7.     路堤排水沟... 55

6.2.4.8.     路堤桩板墙... 56

6.2.4.9.     桩基承台... 57

6.2.4.10.   加筋土挡... 58

6.2.4.11.   悬臂式挡墙... 58

6.2.4.12.   围堰    59

6.2.4.13.   墁石基础... 60

6.2.4.14.   片石垛... 60

6.2.5.    地基处理类... 60

6.2.5.1.     挖台阶... 61

6.2.5.2.     垫层    61

6.2.5.3.     复合地基... 62

6.2.5.4.     挖除换填... 64

6.2.5.5.     设计标注... 64

6.2.5.6.     填土预压... 64

6.2.5.7.     桩板(筏)结构... 65

6.2.5.8.     岩溶注浆区... 66

6.2.5.9.     U型槽    67

6.2.5.10.   基床(自由)... 68

6.2.5.11.   过渡... 68

6.2.5.12.   设计线... 70

6.2.6.    边坡防护类... 70

6.2.6.1.     植草    70

6.2.6.2.     骨架    70

6.2.6.3.     土工格栅(等宽)... 70

6.2.6.4.     工格栅2(不等宽)... 71

6.2.6.5.     锚索() 71

6.2.6.6.     浆砌    72

6.2.6.7.     干砌    72

6.2.6.8.     排水斜孔... 72

6.2.6.9.     坡脚回填防护... 72

6.3.        (纵断)面图措施实体... 72

6.3.1.    (纵断)面图... 73

6.3.1.1.     基本参数设置... 73

6.3.1.2.     标题栏设置... 74

6.3.1.3.     特征断面... 75

6.3.1.4.     路肩线、地面线... 75

6.3.1.5.     位置描述... 75

6.3.1.6.     措施描述... 76

6.3.2.    挡墙正面图... 76

6.3.3.    桩板墙正面图... 78

6.3.4.    路基边坡正面图... 79

6.3.5.    路堑护墙正面图... 80

6.3.6.    水沟正面图... 81

6.3.7.    设计边界线正面图... 81

6.3.8.    路肩线正面... 81

6.3.9.    桩基承台正面图... 82

6.3.10. 复合地基纵断面图... 83

6.3.11.  岩溶注浆纵断面图... 84

6.3.12. 桩板()结构纵断面图... 85

6.3.13. 桥涵结构物正面图... 86

6.3.14. 泄水孔正面图... 87

6.3.15. 踏步正面图... 87

6.3.16. 检查梯正面图... 87

6.3.17. 防护栏杆正面图... 88

6.3.18. 挖台阶正面图... 88

6.3.19. 桥路过渡段正面图... 88

6.3.20. 吊沟正面图... 89

6.3.21. 端墙(码砌)正面图... 89

6.4.        平面图措施实体... 90

6.4.1.    平面图... 90

6.4.1.1.     一般参数与主要功能... 90

6.4.1.2.     横断面图特征点... 90

6.4.1.3.     位置描述... 90

6.4.1.4.     随线路平面弯曲的平面图设置... 91

6.4.2.    路基面平面图... 92

6.4.3.    路基边坡平面图... 92

6.4.4.    桩板墙平面图... 93

6.4.5.    复合地基平面图... 94

6.4.6.    岩溶注浆区平面图... 94

6.4.7.    桩板结构平面图... 95

6.4.8.    水沟平面图... 95

6.4.9.    挡墙平面图... 96

6.4.10. 围堰平面图... 96

6.4.11.  工点排水平面... 96

6.4.12. 用地界平面图... 96

6.4.13. 线路交点曲线... 96

7.    设计辅助工具类... 98

7.1.        文字标注... 98

7.2.        尺寸标注:水平、垂直、倾斜、角度... 98

7.3.        示坡线    99

7.4.        坐标标注... 99

7.5.        正面图工具(手工制图)... 99

7.5.1.    标注高程、里程及横断面特征点... 99

7.5.2.    里程、高程核查... 99

7.5.3.    其它自定义高程核查... 99

7.6.        平面图特征点(手工制图)... 100

7.7.        高程标注核查(手工制图)... 101

7.8.        测量距离、面积、线段总长... 101

7.9.        过滤相同(重复)的实体... 101

7.10.     文字集修改... 102

7.11.     扩展过滤选择... 102

7.12.     如何快速选择各类路基CAD实体... 103

7.13.     删除Excel表空行... 103

7.14.     Word贴图(设计说明文档)... 103

7.15.     去教育版(转换图形)... 104

7.16.     图形顺号... 104

7.17.     切横(纵)断面图... 104

7.18.     CAD痩身... 105

7.19.     CAD折图工具... 105

7.20.     清除扩展数据... 107

7.21.     Spline转多义线... 107

8.    路基土石方计算... 108

8.1.        简要说明... 108

8.2.        自动模糊计算... 108

8.3.        单侧(控爆)土石方计算... 109

8.4.        填料类型区分... 110

9.    工点设计(措施分段、标注与工程数量)... 111

9.1.        动分段(设计范围)一般原则... 111

9.2.        错误排查(标注、设计范围、关键参数) 112

9.3.        标注信息汇总及修改... 114

9.4.        设计说明简表... 114

9.5.        措施默认标注设置... 115

9.6.        输出基本工程数量... 115

10. 工程数量(计算、绘图、上传服务器、项目汇总) 117

10.1.     计算工点工程数量... 117

10.2.     工程数量表绘... 120

10.3.     工程数量漏项、合理性检查... 120

10.4.     数量上传至服务器... 121

10.5.     项目工程数量汇总(网络服务器) 122

10.6.     项目工程数量汇总(单机) 124

11. 特殊设计(技巧、操作要点) 125

11.1.     横断面设计流程... 125

11.2.     地质横断面图的来源... 125

11.3.     站场配套设计流程... 126

11.3.1.  站场横断面定位... 126

11.3.2.  股道(多路基)区分... 126

11.3.3.  初始设计... 127

11.3.4.  工程数量合并输出... 127

11.3.5.  提填挖界线... 127

11.3.6.  横断面图归位... 127

11.3.7.  清理炸碎图形实体... 128

11.3.8.  措施重定位、修改设计... 128

11.4.     断链工点设计... 128

11.5.     工点内包含桥涵等多个分段的设计... 128

11.6.     桥台边坡 路基病害 既有线 变更设计等... 129

11.7.     路基排水设计计算... 129

11.8.     挡土墙尺寸更新与设计... 130

11.9.     陡坡路堤基础埋深自动调整... 131

11.10.   工程数量表及漏项检查... 132

11.11.   挖除换填、清基等数量... 133

11.12.   横断面基本参数修改与优化... 133

12. 常用设计方法、步骤... 134

12.1.     设计图创建... 134

12.2.     获取地质资料... 134

12.3.     获取线路数据(填挖高度表)... 136

12.4.     路基初步设计(戴帽子设计)... 138

12.5.     设计常用方法... 142

12.5.1. 措施汇总编辑... 142

12.5.2. 单独断面(措施集列表)编辑... 144

12.6.     横断面工程措施设计... 145

12.6.1. 基床设计... 145

12.6.2. 地基处理及地基加固设计... 146

12.6.3. 边坡防护设计... 149

12.6.4. 支挡工程设计... 151

12.6.5. 设计信息核对、修改及设计措施标注... 154

12.6.6. 横断面快捷设计方法... 159

12.6.7. 同一个横断面上多个路基设计方法... 160

12.7.     正面图(纵断面)设计... 162

12.8.     平面图设计... 167

13. 专业接口(线路、站场)... 170

14. 三维(BIM)控制... 171

14.1.     地质纵断面图创建三维地层... 171

14.2.     获取路基设计横断面图数据... 171

14.3.     创建工点三维实体... 171

 

 

 

 


1.     系统概述

系统在Autodesk图形环境下应用,类似于建筑CAD、机械CADCAD辅助设计,可理解为岩土工程CAD。在CAD图形环境下扩充定义了大量适合于工程地质、路基设计的图形实体,如地质勘探点平面、勘探点剖面、地质剖面、地质界线、路基横断面、路基断面工程措施、路基正面图、路基平面图等一系列CAD实体(Entity)。为岩土工程CAD设计、制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

 

2.     系统运行与命令说明

2.1.    WindowsCAD版本

适用于Windows XP以上系统,AutoCAD2008以上图形平台,对应32位或64位版本的各CAD版本,适用于AutoCAD2008AutoCAD2013~AutoCAD2016版本,三维控制于AutoCAD2014以上版本较为稳定。

2.2.    系统加载

软件加载:于CAD图形平台下加载软件发布目录下的程序“路基设计.ARX”,或在CAD启动组加入“路基设计.ARX”,随CAD启动即加载程序。建议使用西文字体文件Rc9GJ.Shx(含钢筋等级符号),大字体汉字HzTxt.Shx字体文件,可以把这2个文件复制到CAD的字体库中,或设置文件搜索路径。

l  路基设计.ARX   CAD设计接口文件,在CAD图形环境下加载

l  站场断面显示_32_2008.DBX  显示站场专业实体对象文件,在CAD图形环境下加载

l  安装数据库驱动.MSI   操作服务器数据驱动,上传、下载、管理数量

l  项目工点数量汇总_单机.EXE  独立运行项目工点数量汇总程序

l  项目工点管理.EXE  独立运行管理数据服务器工点、项目数量汇总程序

2.3.    简要命令说明

简要的命令说明,为方便快速调用相关功能,按左手击键习惯设置以下简化命令。

l  LJSJ - CAD启动组加入“路基设计.ARX”后,可显示面板。

l  LJ - 面板关闭后,可再次显示面板。

l  DBL - 添加双击命令功能,第一次使用时运行一下。

l  DLC - 示例横断面,设计时不用。

以下几个命令常用到

l  DD - 选择横断面措施,针对不同措施进行特殊的设计控制,(特殊处理)选择多义线时快速在此位置增加一个夹点。

l  DE - 点选快速删除横断面中某个措施,选不中时请在措施列表中选择删除。

l  SS - 点选采用夹点方式拖动修改横断面图中的单个措施,横断措施多,夹点交叉严重时采用。

l  CSS - 即时取横断面措施集进行批量修改。

l  TW - 填挖土石方数量计算。

l  DMM - 根据绑定的地面线自动调整边坡高度。

l  XLJC - 路基基床修改。

l  MB3D-三维控制面板显示。

2.4.    CAD命令、系统变量

系统定义的CAD图形实体编辑可采用一般的CAD命令,如复制、删除、移动、修改等,参考CAD的帮助文件,下面仅列一些新用户不太关注且对设计系统影响较大的命令、变量。

l  CAD显示代理图形:CAD未加载软件的环境下,由CAD的显示代理图形开关控制,否则图形将不可见,应在CAD选项打开与保存→面板中设置显示代理图形

l  CAD选择集视觉效果设置:对于性能配置低的计算机可加快CAD速度CAD选项→选择集→视觉效果设置→可仅选择“划高亮显示,选择加厚加厚显示对低性能的计算机影响较大。

l  支持文件搜索路径:用户常用的图案填充文件、字体文件应集中存放于统一的目录中,添加设置好搜索路径,CAD系统便可调用,而不应将这些文件存放在CAD系统目录下。

l  对象捕捉:横断面图措施多且复杂(特别是地基处理措施重叠较严重时),自动捕捉有时会影响拾取点的位置,可临时关闭,按F3”功能键快速切换。

 

 

 

 

 

 

3.     主要功能与特点

定义的岩土工程CAD实体,具有丰富的岩土工程特性的属性,岩土工程专业性强,便于岩土工程专业用户使用。

l  工程措施以CAD实体表达(组合控制散乱的点、线、文本等基本图元),图形与数据相互驱动完成设计措施。

l  横断面图定制为一个整体,有其自身的坐标体系,措施平距、高程自动关联计算。

l  能够同时设置完成多路基,工点多分段,工点断链的设计。

l  标准横断面,措施组,可按不同项目,不同线路等级标准预制标准横断面,措施组,具体设计时直接套用,快速完成路基支挡防护措施设计。

l  工点设计以横断面为基本单元,可随时剔除、补充横断面图。

l  工点范围内各类工程措施依据横断面图自动识别,按照统一规则自动划分设计范围,自动标注工程措施,统一规范(约束)用户的设计习惯。

l  具备一定的自动排错功能,排查边坡防护穿袖子、防护不连续,同一工程措施设计参数不一致,设计措施标注前后不一致,设计范围跨断面等明显的错误。

l  可多人参与协同设计同一长大路基工点。

l  快速从横断面图提取数据创建平面图、正面图,且与横断面图存在一定的关联,能够相互提取信息,实时相互更新。

l  充分利用CAD对图形实体便于编辑的特性,快速添加、修改工程措施,可以单独个性化修改,也可同类批量共性修改。

l  土石方计算,自动获取地层多边形闭合区域,以路基的填挖界线基准,自动模糊计算或人工干预特殊断面计算路基土石方,各部位填料类型均能有效区分。

l  实时提取各类工程设计措施的原始工程数量,完成工程数量计算,形成CAD工程数量表出图,并提交数量到数据服务器,实时按项目汇总各工点工程数量。

l  设计图形与设计数据均保存于CAD文件中,数据匹配完好,不易丢失。

l  快速过滤查找、文本查找替换、折图(展图)打印、从平面图切横纵断面图等实用的CAD工具。

l  提取横断面各工程措施,形成工点简要三维模型创建,为BIM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4.     菜单界面(菜单、CAD控制面板)

系统界面与CAD界面紧凑融合在一起,为不占用过多的图形窗口,系统界面非常紧凑,所有路基设计功能均排列在一个面板上(可按CAD的面板特性设置,悬浮、隐藏、自动伸缩等)方便用户选择调用。

菜单位置面板上方(主要分为横断面、数据资料、工具、钢筋图等),以下按出现顺序分类说明,以便于用户查阅。

 

4.1.    横断面、工程措施设计控制菜单

4.1.1. 路基横断面图(基本创建)

初步的横断面创建,仅创建横断面框架(带线路资料、无线路资料仅有设计引导线的断面),是横断面设计的框架定位。每一个横断面以中桩为基点自身形成一个完整的坐标体系,所有措施均围绕此坐标进行定位、计算、绘制图形,基点对应的里程、高程正确与否非常重要。

仅有设计引导线的横断面是站场、桥台边坡、病害路基、既有线路基、变更设计路基基本出发点。

完成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创建之后再结合地面、地层快速添加相关路基支挡、防护措施的设计。

4.1.2. 地质横断面图(转换、绑定、地层编辑)

转换地质人员提供的(工程地质信息系统)地质横断面地质图为适用于路基设计的地质横断面图,以便于系统获取地质资料。

裁剪断面:地质断面范围过大时可适当裁剪掉左右侧数据,或按站场设计横断面范围裁剪。

按提示创建、模糊创建:根据CAD图形中的信息创建地质断面。

清理重叠横断面:多路基设计绑定地质断面时可能会出现重叠的地质断面,不影响设计,但可清理掉多余的地质断面。

排版(排列):路基设计之前,对地质断面进行一次简要的排列(横向、竖向)根据用户的设计习惯。

工程地质断面编辑:分为属性编辑、地层资料编辑,一般由地质专业人员完成,具有增加、删除、剪切地层线,增加、删除控制点等功能。

移动中桩(特殊的情况):中桩一般不能随意改变,特殊情况下如线路的基线改变了,确需要修改中桩的位置方可作此处理。

批量地层编辑:将自动分析选择的地质横断面图中出现的地层进行批量的修改(地层代号、土石等级、填料类型、岩性名称、稠度、承载力、地层描述等数据),同时提交输出各断面地质资料(文本格式)供相关专业使用。

合法性检查:对一般的错误进行排查。

包含横断面:指当前地层代号在哪些地质横断面中出现(即在哪些断面中包含有)。

中桩偏移X米:线路基线改变时,中桩统一偏移一个定值(非定值时应在单个横断面图中修改)。

绑定地质横断面:按提示选择路基横断面及地质横断面进行绑定,此时既有绑定的断面将被清除,即采用新地质断面资料更新了以前的地质断面资料,完成地质资料的更新。

4.1.3. 工程措施汇总编辑(快速添加、修改设计措施)

设计过程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通过“CSS”命令实时选择快速调用,措施按左侧、右侧、地基,左侧边坡防护、右侧边坡防护汇总列表,每一项措施列于单元格中。路基基床、横断面基本信息直接在按钮中调用修改。

分界坡高:路堑、路堤边坡的分界高度作为筛选条件,对于低矮的边坡防护修改可作出快速的选择。

选择模式:可配合键盘、鼠标选择单元格或通过措施名称选择同类项,或弹出菜单选择同类项,快速选择同类措施进行修改或删除措施。

添加措施:添加路堑、路堤、地基处理、边坡防护措施,注意左右侧措施具有前后顺序特点,边坡防护只能添加在堤、堑边坡里。

添加措施组:在适当位置插入在设计组中选定的措施组,此时设计组面板中应存在措施组内容,否则不能进行。

数量列表:选择单项措施的数量临时列表输出,仅作快速检查用,工程数量的计算不应在此列表输出。

裁剪并调整边坡高:左右侧根据添加的相关措施,调整相邻边坡的高程,相切于地面测量线,对于严重超出地面范围的措施将自动删除。

 

4.1.4. 挡墙汇总设计

工点的地层物性参数变化较大时,配套计算了多种参数的挡墙尺寸,其更新与挡墙分段参数往往较繁杂,这里引入了挡墙与尺寸表对应编号的方法快速完成。对于参数较单一的挡墙尺寸可不用此类方法,进行一般的设计即可。

编号为2S的挡墙尺寸表与挡墙设置

所有横断面左右侧的挡墙,修改墙高、设置对应编号,可以一次修改整个工点的挡墙尺寸。

同时自动分析每一个尺寸表在横断面图中的应用情况,以列表形式输出供用户粘贴使用。

 

4.1.5. 标注信息汇总编辑

路基横断面图中每一项工程措施的标注信息均包含在各横断面措施中,不同的工点其标注信息极大且易产生前后标注不一致的矛盾,因此把所有横断面的标注信息汇总列表出来进行统一的匹配修改,可修改同类项,删除标注(选中行或所有行“DEL”键删除)保存后即删除该项标注。

常用标注文字库保存于用户计算机中,用户可以提前设置,双击单元格即可替换相关修改内容,避免重复输入相同的文字。

4.1.6. 横断基本参数及优化编辑

在工点横断面图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可修改横断面图的基本属性参数,主要为以下参数:

l  断面冠号,明确线别,多路基设计。

l  断链时的断链信息,断链前后断面、断链位置里程、断链长度等。

l  工点起终里程、工程数量参数。

优化建议:结合措施的前后关联状况,分析优化措施的里程、高程标注等设置,避免高程的重复标注,美化图面。

添加设置左右侧边界标注,边界标注由线路专业完成时可设置不打印。

优化位置:指横断面标识(DK1+200),填挖高度(H=+6.35)标识及工程数量显示等文字的位置,中桩线的长短等图面信息美化显示。

 

4.1.7. 自动调整边坡高度

路基设计横断面图绑定地质断面或虚拟地面线以后可以自动获取地面信息,判别左右侧最后一个措施与地面的关系自动计算调整路堑、路堤边坡的高度,以使措施设计合理。

4.1.8. 路基基床参数修改

 

 

4.1.9. 添加线路资料

在无线路资料的路基横断面图中添加线路资料,再做进一步的线路信息参数修改。

 

4.1.10. 横断面图排版布局

路基设计横断面图各项工程措施设计完成之后进行排版布局,可以在模型、视图2种图形空间进行排版,目前多习惯于在模型空间排版。

排版仅在初次设计时(横断面间隔较大,断面间不存在交叉的情况)进行会得到较好的效果,不建议排版之后的再次排版调整。

包含所有地层数据:横断面图绑定了地质横断面时。

设计范围内所有实体:横断面设计范围配合设计范围左右扩大的尺寸,包含此范围内的所有图形对象进行排版。

插入视口布局出图:按给定的比例缩放,在布局中生成视口以便排版出图打印。

按一定图幅排版的前后断面

4.1.11. 填挖界线(站场、线路)

横断面设计完成后提站场、线路进行路基土石方、排水设计时,实时创建必要的信息(填挖界线、设计边界、里程、路肩高程文字等)供相关专业接口设计。

4.1.12. 清理炸碎图形实体

横断面图创建填挖界线后提交给线路、站场相关专业再返回后,横断面图可能已被炸碎,为此选择出被炸碎的实体对象,再进行移动、删除等操作。

4.1.13. 强制更新横断面显示

一般在设计过程中自动更新(计算衔接措施的相互关系)显示,也可以强制更新这一流程内容。

4.1.14. 横断面归位

线路、站场专业完成土石方、排水设计后返回的横断面图,有时经过了排版调整需要将路基横断面实体匹配归位再进行修改编辑。

 

4.2.    数据资料(填挖资料、挡墙检算、数量提交汇总)

涉及到数据资料及一些措施方案检算的菜单分类,包含了线路信息填挖高度表、各类挡墙检算,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工程数量表绘制及提交汇等。

 

4.2.1. 线路数据信息,填挖高度表(横断面设计、更新)

4.2.1.1.          线路数据信息(填挖高度表)

线路专业提供的里程桩号的左右侧路肩高程,左右侧路基宽度,线间距,曲线地段的曲线加宽值,基线偏移中桩的值,沉降加宽则由路基专业根据工点范围软土工程地质条件确定需要加宽的值。线路信息设计横断面后也将存在于对应的横断面图中,故亦可从既有横断面图中获取。

数据的获取,可从Excel粘贴,从横断面图中获取,针对线路信息频繁调整,应充分应用更新功能。

4.2.1.2.          参数属性

设置表格CAD绘制的相关信息,如标题名称,线路冠号,文字大小等,CAD绘制见下图,仅作为数据资料存储于图形中。

4.2.1.3.          横断面带帽子一般参数设计

包含基床参数及左右侧支挡防护工程措施组参数

基床参数设置,即基床实体属性参数信息,详细实体的参数说明,包含了基床表层、底层,左右侧护肩,土工布,底层左右侧排水管等多个措施的整合。

路堤式路堑时需要明确侧沟底到基床底层的垂直距离,一般为0.2m

左右侧措施组,可以选择预存定制好的措施组,或右键实时编辑保存。仅是初步设置当路基左右侧为路堤或路堑时采用什么工程措施,在带帽子设计时一并完成。

这里要求完成框架式设计即可,针对于具体横断面需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参数设计修改。

4.2.1.4.          带帽子设计(横断面批量框架设计)

分为2种状况,一是直接选择在工程地质横断面图设计,此时将根据线路填挖信息创建新路基横断面图,二是在既有的路基横断面图上进行设计,将根据地面线与路肩设计高程(或设计引导线起点高程)判别左右侧是否为路堤、路堑,进行堤堑支挡防护措施的添加,预置措施组中严重偏离地面部分将被自动裁剪。

l  对初始的横断面图按设置的路堤、路堑措施组,进行初始的带帽子设计,对横断面进行轮廓性的设计。

l  一般性设计后针对不同的边坡进行支挡、防护性设计,应充分应用批量修改,添加措施,以达到快速调整横断面设计措施的目的。

l  横断面中实时添加的措施,将会在自动分段中实时区分。

l  对于采用同一类图形表达的不同防护、支挡意图,措施间(连续的)以措施别名区分。

4.2.1.5.          横断面线路信息更新

路基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由于方案比选的变化、现场的设计要求等诸多因素,引起线路平面或纵坡的调整,从而导致路基设计高程的改变,因此在既有的横断面图中应采用更新线路资料的功能,能够快速适应线路线形的调整。

 

4.2.2. 挡墙检算、尺寸表(路堑、路堤、路肩、衡重式)

调用地路检算挡墙计算程序完成挡墙的计算,计算结果自动添加到尺寸表中,计算参数也同时保存于CAD图形中,计算结果以尺寸表的形式绘制,可直接出图,尺寸表通过编号的方式与路基设计横断面图中的挡墙尺寸匹配更新。

稀重式挡墙计算方法类似。

 

4.2.3. 剩余下滑力计算

CAD图形环境中完成剩余下滑力的数据获取、编编辑、计算、输出打印,提高剩余下滑力分块数据的获取,实时修正地面线与滑面线,检算数据、图形与工点数据保存于同一CAD图形文档中。

4.2.4. 工程数量表(绘制、提交汇总)

数量表中的数量项别有特殊的要求,最多只能分5个等级,列可以合并,但行不能合并,每一个数量项均有一个唯一的编码,以进行工点数量统计,如不提交服务器不进行汇总统计则数量编码可以忽略。

粘贴Excel表数据:从特定格式的Excel表中复制粘贴到表格中,自动绘制CAD工程数量表实体。

数量表需要多栏显示时,由用户给出需要分栏行的号,进行多栏绘制。

查漏项:结合横断面设计图设计的工程措施,大概的分析其是否计算了工程数量,可按设计长度给定最大、最小值的范围,检查其数量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检查结果(供用户参考)

设置检查项,一般对每项措施的关键数量项进行检查,如设计了桩板墙应检查其钢筋混凝土的数量项【编码】,主要目的是检查漏计算的工程数量,防止大数量级的错误及漏项。

 

4.3.    工具菜单

4.3.1. 选项(系统全局参数设置)

系统全局参数配置,保存于用户计算机注册表中。每一项的具体意义可查看底部的解释区文字说明。

显示辅助图示:横断面、正面、平面设计图中各实体的辅助信息提示,此类信息在设计过程中作为信息参考,不会打印出图。

显示起终点分段里程:显示措施标注信息的设计范围,某些项目咨询图前是不显示打印设计范围的,可关关闭它。

显示面积填充:对措施的完整性有比较直观的显示。

显示填挖面积填充:土石方填计算各部分的阴影填充,核查时直观的显示。

辅助图示视屏控制:信息显示级别,指当前图形区域表达的宽度或高度大于某一数值时,自动不显示辅助信息以使图面看起来更清晰。

数字格式:各类标注尺寸的数字格式。

双击实体设置:双击实体弹出相应对话框的设置。

4.3.2. 命令说明

LjSj - CAD启动组加入“路基设计.arx”后,可显示面板

Lj - 面板关闭后,可再次显示面板

DBL - 添加双击命令功能,第一次使用时运行一下

DLC - 示例横断面,设计时不用

DD - 选择横断面措施,针对不同措施进行特殊的设计控制,(特殊处理)选择多义线时快速快速在此位置增加一个夹点

DE - 点选快速删除横断面中某个措施,选不中时请在措施列表中选择删除

SS - 点选采用夹点方式拖动修改横断面图中的单个措施,横断措施多,夹点交叉严重时采用

CSS - 即时取横断面措施集进行批量修改

TW - 填挖土石方数量计算

DMM - 根据绑定的地面线自动调整边坡高度

XLJC - 路基基床修改

4.3.3. 上传出图文件

内置出图上传程序方便打印CAD的“PLT格式出图文件,直接在本系统内完成上传到打印服务器中,再进行打印出图,使用说明略。

4.3.4. 批量打印

网友共享的一款打量出图打印软件,内置于系统中供调用,目前国内功能较为强大完善的批量打印程序,说明从略。

4.3.5. 项目工点管理、项目工程数量汇总

项目设计以工点为单位在专用服务器里进行一定权限的管理,项目负责人、组长,指派设计、复核人员,用户完成设计之后,上传工程数量到项目,组长、室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设计进度,汇总各工点的工程数量。

设计进度

工程数量实时汇总,监测关键数量及时调整设计。

输出到Excel

 

4.4.    钢筋结构图,桩板墙、悬臂、扶壁式挡墙(链接)

链接到服务器调用路基钢筋结构图设计软件,完成锚固桩、挡土板、桩基承台、护壁、锁口、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挡墙、挡墙墙身、板钢筋网、U型槽等结构的钢筋图绘制。详见钢筋结构绘图软件使用说明。

 

5.     路基面板功能区(横断面、正面、平面图等)

面板各功能选项夹位于面板左侧,以下尽量按出现顺序分类说明,以便于用户查阅

5.1.    横断面属性(当前横断面编辑)

对当前激活(在CAD图形区)的单个横断面图进行编辑,面板以树形结构列表横断面左右侧及地基加固措施,并可对每一个措施的属性进行编辑。面板各位置定义功能区如下图。

5.1.1. 措施属性编辑面板

措施属性面板

5.1.2. 横断面措施编辑控制、常用功能

措施常用功能

5.1.3. 右键菜单编辑功能

基本数量查看:实时快速查看当前横断面某个措施或所有措施的基本工程数量。

添加措施:添加横断面图的各类支挡防护措施(分路路堑、路堤、地基加固、边坡防护四大类),。

添加措施组:添加预定义的一组措施到当横断面图的适当位置。

添加线别:在同一横断面进行多路基设计。

删除选择的措施:选中多个措施后删除,或按“Del删除。

存为措施组:选中多个措施后,将其存为一个措施组保存下来,供其它断面重复使用。

复制措施:临时复制多个措施后,插入到其它横断面图中,措施组的简化操作。

5.2.    组设计(标准横断面、措施组)

在横断面设计与制图过程中,在不同项目、工点、横断面间,路基支挡与边坡防护设计方案基本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设计措施应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地层的厚度使地基加固范围不一致,从而导致路基设计每隔一定距离(一般20~25m)需做特设断面,以保证路基设计方案能适应地形的变化。

标准断面与措施组的设置,可预先定义、定制各类设计方案的措施与参数,可在项目设计开放前由于具有一定经验的项目人员做好前期定制工作,其它用户可直接套用设计,以统一设计标准,加快速设计制图效率。

标准断面与措施组同时也是用户进行岩土工程路基设计的经验积累,以DWG图形文件格式保存,用户可方便地形成一套自己的标准库,供日后调用,或分享给他人调用。

5.2.1. 标准横断面图

选择图中标准横断面:选择当前图形的,或打开其它图形的,选择进列表框后便不再依赖所属图形,在任意图形的横断面间操作。

插入横断面图:把当前标准横断面图插入到图形中。

替换横断面图:以当前标准横断面图的措施替换选择的当前图形的横断面,仅是替换左右侧及地基加固措施,横断面的里程、高程等一系列属性保持不变。

替换左、右、地基:不同是横断面措施的整体替换,按具体断面需要仅是替换左侧、右侧、左右侧、地基加固等不同部分的措施,其它措施保持原样。

打开标准横断面图:系统默认的存放标准横断面的图,用户可手工打开自己创建保存的图形,不必关心默认文件。

 

5.2.2. 措施组

类似于标准横断面图的设计,双击表格行可将当前措施组的措施插入到横断面图的具体位置,从而完成一组措施的快速添加到横断面图中。

批量插入:借助于措施汇总编辑页面,在措施组表中选择好措施组,再在措施汇总表中选择其后需要添加一组措施的措施,措施组里的措施便可一次批量地添加到各个横断面图中。

保存于本图中的措施组亦可双击,或采用“DD”命令,弹出措施组的个性化界面(见下图),可以进一步修改措施组中格措施的参数,或添加此措施组的措施到选定横断面图的具体位置之后。

 

5.3.    工点断面(路基工点设计及信息)

这一板面内容较多,主要完成路基工点的设计。横断面的设计时可能已包含了工点设计需要的所有信息,但并未强制约束于本工点,是较为自由的,可以随意增加与删除,这有利于断面的修改与工点的分拆、整合。

工点设计时应选择本工点包含的所有横断面图进行分析,分析是实时进行的(除措施标注与设计范围保存于横断面图外),设计分析结果数据均是实时产生,所以横断面措施的每一次变化调整,工点设计时将会实体反应,系统将最大限度保留既有设计资料,变化部分需要补充完成,以确保工点设计(措施标注、措施范围、基本工程数量、基础信息)与横断面图实时关联。

5.3.1. 工点分段设计与工程数量

见工点措施分段设计、标注与工程数量章节。

5.3.2. 合并输出各线数量

多路基设计时,每一个线别路基按正常单线路基设计完成之后,工程数量汇总合并输出时。

5.3.3. 填挖方数量计算

见路基土石方计算章节。

5.3.4. 创建正(纵断)面、平面图(线别过滤)

将按选定的线别创建各类正面(纵断面)图与平面图,在多路基设计时这里将按线别冠过滤,在纵断面图、平面图面板中未进行过滤,无法按线别创建。

5.3.5. 横断面措施汇总编辑

批量编辑横断面图中所有标注信息及设计范围。

5.3.6. 标注信息汇总编辑

批量编辑横断面图中所有标注信息及设计范围。

5.3.7. 横断面基床形式、基本参数修改

批量编辑修改工点所有横断面图的基床形式及横断面图基本参数,详见CAD基床实体、横断面实体的编辑修改部分。

5.3.8. 更新地质横断面

即绑定与更新地质横断面图,当地质资料修改后,需要更新及重新绑定地质断面,既有的地质横断面图将被清除。

5.3.9. 横断面信息表

 

 

5.3.10. 编辑横断里程、高程

 

5.4.    (纵断)面图

根据工点横断面信息,实时自动创建各类正(纵断)面图,各类措施的正面图与设计意图表达是基本一致的,但各措施的衔接部分未能表达到位的需要用户干预调整。正(纵断)面图措施的CAD实体在实体介绍部分描述。

5.4.1. 地基加固纵断面图

地基加固(CFG桩、桩板、筏结构、注浆加固等)工程措施的纵断面图绘制。

 

5.4.2. 正面图(左右侧支挡防护)

左右侧支挡措施(如桩板墙、挡土墙、预应力锚索)、边坡防护(骨架、植草、浆砌片石)等工程措施的正面图绘制。

 

 

5.5.    平面图(措施平面图、用地平面图、工点排水平面图)

根据工点横断面信息,实时自动创建各类平面图,各类措施的平面与设计意图表达是基本一致的,但各措施的衔接部分未能表达到位的需要用户干预调整。平面图措施的CAD实体在实体介绍部分描述。

5.5.1. 措施平面图(地基加固或所有措施)

措施平面图主要是地基加固措施的平面图,故分2项输出绘制,大部分情况下仅作地基加固类的绘制,也可以对所有措施的平面图绘制,这时将包含地基处理措施在内的左右侧支挡、边坡防护措施。

 

 

5.5.2. 用地界平面图

根据工点横断面图的左右侧边界信息绘制用地界平面图,并对左右侧地界信息列表输出。

 

5.5.3. 工点排水平面图

工点排水设计的整体分析示意平面图,有利于对工点的排水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标识出工点设计范围内所有措施(侧沟、路堤排水沟、天沟、边坡坡脚排水、基床底层排水)的排水坡度及排水方向,提示需增设吊沟的具体里程等。

 

 

5.6.    绘图工具

涉及内容较多,将在下面的设计工具类中单独说明。

5.7.    工作目录

记录近段时间经常使用的图形工作目录,可直接查看打开目录中的相关图形文件,Word说明文档及计算Excel电子表格等。

 

5.8.    在线(局域网内实时信息交流)

类似于简易飞秋等网络在线交流信息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本机中复制相关图形信息传递给指定的其它用户,达到图形信息传递、共享、协同完成设计的目的。

 

6.     路基CAD实体特性功能(横断面、正面、平面图)

6.1.    路基CAD实体特性

6.1.1. 实体定义

路基实体等同于基本的CAD实体(直线、多义线、圆、文字等),基本的AutoCAD图形实体是构成所有复杂图形的基本图元,但不具有专业属性,无法表达特有的专业信息,无法满足专业绘图的需要,基于此组合CAD的简单的图元定义了下列一整套路基专业的图形实体,方便快速绘制、修改专业图形,提取图形信息绘制平面图、正面图、纵断面图、计算工程数量、智能分析工程措施的合法性等。

6.1.2. 实体夹点功能

路基CAD实体均具有夹点定义,不同位置的夹点拖动时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改变边坡高度、平台宽度、桩的长短、加固措施的范围、标注尺寸位置等等,用户使用时可试着拖动应用,图形也将随之修改,发现其功能,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特殊的线段中点夹点:地基处理、平面图、正面图类措施,大多较为繁杂,图形调整干预量大,应配合各类措施的个性化界面里的修改功能按钮完成一些常规的修改。线段类的图形控制增加了功能夹点的定义,方便快速修改图形,见下图。

绑定横断面的夹点:在平面图、正面图、纵断面图的措施中与横断面措施绑定的夹点不允许修改,防止与横断面图不对应,确实需要修改时需设置全局参数“绑定横断面夹点修改”设为true可修改。

6.1.3. 实体基本参数编辑

实体基本参数的编辑灵活多样,多种方式,多种路径均可修改调整,只要可见的地方均可以调用修改,可以单个修改,也可以批量修改,用户按各自的制图习惯应用,原则是编辑、设计好相应的图形。

6.1.4. 实体炸碎与图形发布

图形发布时受CAD显示代理图形系统变量控制,应设置为显示代理图形即可,但不能进行编辑修改,此时可以炸碎实体获得分解的基本图元表达的图形,但母图仍保留在图形文件中。

6.2.    横断面图措施实体

横断面措施实体实际上是构成横断面图的子实体,不能独立构成实体,必须通过一定的组合来表达横断面图,由横断面图控制显示。

工程措施实体均能计算基本的工程数量,某些与地层相关的工程数量项,应与地质横断面图绑定且地质资料必须准确,如填挖方(土石方)、挡墙挖基、钻孔或桩基穿过地层的平均厚度等。

6.2.1. 横断面图实体

6.2.1.1.          路基设计横断面图

横断面图是路基设计的基本图形,为确保路基工程安全稳定且经济合理,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支挡结构设计、边坡防护设计以及地基处理加固设计措施,种类繁多,不同地形、不同地质条件的工程采用设计方案灵活多样,决定了路基横断面设计的多样性。

路基设计,对每一类措施结构均定义了制图模式,采用叠瓦(积木)式装配于路基横断面图以完成断面设计。左右侧措施具有设计前后的顺序性,地基处理措施则不按顺序的并列式,防护类措施只能装配于路基边坡。

路堑类、路堤类、地基处理类、边坡防护类设计措施均是从属于横断面图的子类,不能独立存在,分类仅是一般性的分类,设计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划分,视具体设计而定,如路堑边坡也可以装配路堤设计措施,反之亦然。各类措施的组合构成横断面设计图。

 

 

横断面图属性:

l  冠号(线别):同一工点的每一个横断面的冠号应一致,同时也是区分一组路基设计(多路基设计时),在工点断链或特殊情况下也要求保持一致,但在标注(断链)冠号标识出具体要求的冠号。

l  断链位置里程、断链长、断链以后断面标识:在处理工点断链时必须正确标识清楚。

l  控制工点里程:输出工点的开始或结束里程,同一断面只能输入一处。工点受桥涵等多段结构物切割时,工点相应中间的断面处应输入相关的开始、结束里程。

l  显示控制:里程、填挖高、工程数量、标注措施里程范围等。

l  优化位置:横断面中线的长短(受地质断面地层约束),里程文字放置的位置进行优化。

l  填挖数量计算相关参数:见土石方数量计算。

 

6.2.1.2.          路基横断面措施的共性属性

横断面图路堑类、路堤类、地基处理类、边坡防护类措施均具有的公共属性,是措施标注、设计范围标记,设计方案区分的重要参数,用户应重点理解。

l  措施名称:为系统固有的唯一名称不可更改,是设计、计算、处理过程中的识别名称。

l  措施别名:同一类图形可能代表不同的处理措施,为能单独区分出此类措施采用别名的方式区分。如同一级边坡采用路堑边坡+骨架绘图,但需表达前一段是镶边植草方案、后一段是空心砖防护方案,此时可在后一段的断面骨架措施别名中输入“空心砖”如此区别出2个不同的设计方案。

l  标注信息:同一措施一般在首尾断面进行标注。

l  标注尺寸:措施是否标注尺寸的总开关。

l  标注措施显示:不显示时也将不打印出图。

l  起迄里程:配合标注信息,仅在措施的首尾断面标识,是措施设计范围的标记,不可删除,但可设置不显示、不打印出图。

6.2.1.3.          工程地质横断面图实体

工程地质横断面图实体:由地面线、地层线、地层信息组成,表达完整的横断面地质信息,具丰富的信息存储、图形显示、数据处理的功能。是路基设计的基础资料,与路基横断面图相对应,绑定后可实时获取其地面测量资料、地层资料,以自动调整边坡设计、地基加固地层深度、土石方填挖计算等。

显示控制:主要是配合路基横断面图而设置,因部分信息重叠,视具体断面而定,是否显示里程、层号、高程等。

地质横断面图的编辑一般由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地层代号、土石等级、填料、地层岩性、稠度、承载力、地层描述等。

l  增加地层线:选择图中的多段线,增加为地层线。

l  删除地层线:删除断面图中的地层线。

l  剪切地层线:剪切左半部或右半部的地层线,注意剪切趋势方向(终点偏左、偏右)

l  移动中桩:调整中桩的位置,一般测量后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调整。

地质横断面批量编辑模块,选择需要编辑的所有横断面图,将列表出现的所有地层,修改地层代号等相关信息,修改完成后更新横断图。

输出地质断面资料:供相关专业,或路基检查程序调用。

合法性检查:检查断面地层线是否越界等相关信息。

包含断面:当前地层层号出现的横断面列表。

 

6.2.2. 路基面、基床

基床的形式复杂多样,以适应地形的变化。路堤、路堑、半堤堑、既有线半路基基床、单侧排水,路基面可人字型拱、梯型拱等。

由多个措施组合在一起:路基面、护肩、表层、底层、土工布、底层排水管等,每个措施间都是相互关联的,控制参数较多。

夹点拖动功能

属性参数:每一类措施的参数,注意查看属性栏底部的条文解释,这里从简。

线路资料:路基面宽、路肩设计高程等信息。

轨道块名称:绘制固定的图块以表达复杂的轨道形式。

路基面形状:人字形、梯形(拱形)、左右单面排水等。

护肩:包含左右侧。

基床底层:包含土工布设置,底层两侧可设排水管并需满足排水设计,路堑基床时底层两侧需做截断处理。

设计起点:路基两侧为左右侧的设计起点,按项目要求设置是路肩,还是护肩点。

功能按钮:针对于基床的个性化设计计算功能。

调整确定:基床底两侧调整到相对于侧沟、坡脚一定位置,进行自动计算调整。

底层设于高程:浸水工程,所有横断面基床底层设置于特定的高程。

底层左右侧排水管的排水设计。

扣除垫层面积:在基床底层以上设置垫层时,底层填料的面积扣除垫层面积,以免重复计算。

格式刷:以当前基床设置的参数匹配其它横断面图基床的参数,快速修改图形。

数量修正:注意打开阴影检查基床表达的面积,因修边有出入时应加以修正。

 

6.2.3. 路堑类

6.2.3.1.          设计引导线

没有线路信息的横断面设计从中桩处引出的设计起点定位线,如桥台边坡、站场路基、病害路基、某些变更设计路基,可以灵活的定位设计措施的开始位置,也可以同侧跳空设计的引导线,或同侧反向设计的引导线。

夹点功能:可以拖动到任意位置,坐标始终以中桩为基点,平距、高程联动。

个性化界面

l  匹配站场护肩:自动搜索起点附近2m范围内站场路肩点,以自动匹配起点位置。用在横断面图完成后,站场专业修改了线路半宽、路肩设计高程等,从而引起路肩设计的变化,作此调整。

l  固定设计起点:设置后无论前面的措施如何调整,起点位置保持不变。

l  锁定左右侧:0延续左右侧措施,-1强制为左侧设计,1强制为右侧设计,即进行同侧反向设计,以满足特定的需要,一般不建议(将不能自动计算土石方)

个性化界面

同侧跳空反向设计

6.2.3.2.          侧沟

侧沟的形状变化较多,修改参数可以定义出各类沟型,可设内外侧平台,沟底及内外壁坡率、厚度、高度等。

个性化界面

属性参数:

l  匹配站场沟底高程:自动搜索起点附近2m范围内站场侧沟底高程,以与站场水沟沟底高程一致。

l  排水设计:对侧沟进行按一定的排水坡度排水设计,不满足排水坡度时将会修改沟深。

l  修改堤式堑坡高:对侧沟进行排水设计后进行,建议直接对堤式堑的路堤边坡坡脚进行排水设计,此时沟底高程不变,内外沟壁深统一。

l  是否出图:指某些站场断面,侧沟由站场设计,但路基需要侧沟定位,不出图时交图不再显示,设计时为暗色。

l  沟底调盲沟:盲沟以图块的形式绘制,直接输入盲沟图块名称,要求图块以直线、圆等基本图元绘制。

 

6.2.3.3.          路堑平台

一般应用在堑坡顶反坡设计中,边坡间平台由路堑边坡措施附带组合设计完成(有效减少措施装配的数量)。

横面自动调整边坡高度时,平台宽度约束的设置,约束则宽度不发生变化而边坡高度将发生改变,反则边坡高不改变而调整平台的宽度相交于地面。

 

6.2.3.4.          路堑边坡

坡脚可设平台替代路堑平台措施以简化设计措施,基本的一些边坡定义参数从略。

坡率约束:拖动坡脚夹点时保持坡率不变而只改变边坡高程。

平台与坡脚:其连接形式可设为坡脚墙的形式。

平台拦水埂:在坡脚与平台处设置拦水埂,并可标明排水方向。

计算坡脚镶边长,浸水路基工点(一般是路堤设计)的水位高程应设于坡脚镶边以下,如此边坡坡脚镶边的长度是变化的,自动计算调整。

排水设计见排水设计模块。

路堤坡脚平台或路堑坡顶点相交于地面特定的位置时,需要同时调整平台的宽度及边坡的高度,在图中拖动相应夹点自动计算。

边坡防护:可添加、删除、修改边坡的防护措施。只有边坡措施可以添加防护措施。

6.2.3.5.          路堑护墙

路堑护墙类,可最多设二级耳墙。

 

6.2.3.6.          路堑挡墙

路堑常用的设计措施,挡墙的埋深起算于沟底设置时,埋深将从附近侧沟措施的沟底高程起算,桩间墙时可设置画虚线,墙顶平台宽含墙顶宽一般不采用。

数量计算与正面图:设计措施的开始与结束断面处设置,挡墙的起终点墙高与相近断面往往不一致,做此设置在以使数量表、正面图正确输出。

 

挡墙尺寸的修改:可直接在属性表中修改相差数值,较为快速的方法是对挡墙进行编号,编号与图中尺寸表的编号相对应,尺寸表中的尺寸计算更新后再更新挡墙的尺寸。

6.2.3.7.          路堑桩板墙

一般桩板墙、椅式桩板墙、拉索桩板墙,原位桩(半坡桩、墙后桩)等均由此措施变化而来,有牛腿时挡墙将设于牛腿后,否则将设于桩背。

 

6.2.3.8.          链索(杆)自然边坡

在路基病害整治或陡坡(落石)边坡加固设计中应用,自然边坡不刷方直接在原地面上采用锚索加固。

特殊的控制,修改反向、孔径、角度等参数,变化为既有线或病害路基的注浆孔设计图形。

 

6.2.3.9.          土钉墙

面板与锚杆设计的组合,土钉(锚杆)类似于边坡锚索(杆)的设计。

 

6.2.3.10.     天沟

天沟一般设于路堑顶以外一定距离,可设天沟内外壁坡率、壁厚以及内外侧平台、及内外侧边坡以适应地形变化。排水设计需选择多个以横断面天沟措施才能综合分析设计,见排水设计模块。

 

6.2.3.11.     基坑回填

针对桥台边坡设计的桥台基础范围内基坑开挖回填措施,可设两侧坡率、坡高以及底部开挖宽度,似倒梯形。

 

6.2.3.12.     图块显示

大量没有规则的图形以自定义图块的形式绘制,仅是绘图,不进行工程数量的计算,主要是解决某些复杂疑难的图形绘制。

 

6.2.3.13.     排水斜孔

 

6.2.3.14.     被动防护网

用于防护落石的一种边坡防护措施,偏移dx即坡顶外“?”m设被动防护网,绑定地面后立柱及拉绳将计算相交于地面。

 

6.2.3.15.     边界标注

一般对左右侧路基设计边界的标注,特殊情况下可对横断面图2个之间的距离进行标注。标注类型,1水平标注 2采用公路的标注方法,即竖直线+水平距离。

特殊的标注措施2点间的距离,采用参数至前n级范围,再加上标注距离增量,满足特殊的要求。

 

6.2.4. 路堤类

6.2.4.1.          护肩

路基面两侧路肩防护措施。

 

6.2.4.2.          路堤平台

一般应用在堑堤坡脚设计中,边坡间平台由路堤边坡措施附带组合设计完成(有效减少措施装配的数量)。

注意横面自动调整边坡高度时,平台宽度约束的设置,约束则宽度不发生变化而边坡高度将发生改变,反则边坡高不改变而调整平台的宽度相交于地面。

 

6.2.4.3.          路堤边坡

路堤边坡类,较复杂,配合各类防护措施,注意坡脚高程约束等绘图控制。

坡率约束:拖动坡脚夹点时保持坡率不变而只改变边坡高程。

平台拦水埂:在坡脚与平台处设置拦水埂,并可标明排水方向。

坡脚高程约束:约束后调整前面的措施时会自动调整坡高,而坡脚高程不变,水塘路堤时常用。

坡脚延长线:坡脚顺着边坡向下延长一定范围。

 

l  基床底高程置于沟底以上?m时:计算堤式堑时路堤边坡的坡高,同时维持基床底层距离侧沟底的距离为定值。

l  计算坡脚镶边长,浸水路基工点的水位高程应设于坡脚镶边以下,如此边坡坡脚镶边的长度是变化的,自动计算调整。

l  排水设计见排水设计模块。

l  路堤坡脚平台或路堑坡顶点相交于地面特定的位置时,需要同时调整平台的宽度及边坡的高度,在图中拖动相应夹点自动计算。

l  边坡防护:可添加、删除、修改边坡的防护措施。只有边坡措施可以添加防护措施。

 

6.2.4.4.          路堤()挡墙

路堤挡墙,设置(外露墙顶宽、墙顶斜率)参数可设计路肩式挡墙。

数量计算与正面图:设计措施的开始与结束断面处设置,挡墙的起终点墙高与相近断面往往不一致,做此设置在以使数量表、正面图正确输出。

挡墙尺寸的修改:可直接在属性表中修改相差数值,较为快速的方法是对挡墙进行编号,编号与图中尺寸表的编号相对应,尺寸表中的尺寸计算更新后再更新挡墙的尺寸。

挡墙埋深、墙前土平台宽:陡坡路堤挡墙需按规范满足一定的埋深及墙前土一定的宽度,此时挡墙+路堤平台控制,设置要求的埋深,路堤平台按宽度约束,自动调整边坡高度时将自动计算。

6.2.4.5.          路堤坡脚墙

倒角设置:上接路堤边坡防护骨架下镶边时可做倒角设置,坡脚墙胸背坡率一般为0(垂直),也可以设置一定的坡率满足其它坡脚设计的要求,如片石垛等。全埋入地面以下时,可设埋深与脚墙高度相等,或埋深在墙顶以上,此类问题正确与否由用户检查。

6.2.4.6.          衡重式挡墙

数量计算与正面图:设计措施的开始与结束断面处设置,挡墙的起终点墙高与相近断面往往不一致,在此设置在以使数量表、正面图正确输出,与其它挡墙类似。

 

 

6.2.4.7.          路堤排水沟

路堤坡脚以外一定距离设置,按不同的地形可设置矩形沟,带内外侧平台的排水沟,排水设计参数排水设计通用模块。

 

6.2.4.8.          路堤桩板墙

可设置椅式、拉索式桩板墙,挡土板可设于桩背侧,或配合牛腿设于桩面侧,锚固段与地面水平距离应满足一定要求,采用约束宽度的路堤平台锁定。

 

 

6.2.4.9.          桩基承台

挡墙类后加桩基承台,挡墙包含(路堑、路堤、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挡墙等)并不一定受限于路堤边坡,按方案设计要求而定。以下为各挡墙类型桩基承台。

 

 

6.2.4.10.     加筋土挡墙

加筋土挡墙由帽石、面板、基础、加筋筋带组成,设置于路肩位置有特殊要求时采用XY方向偏移设定。

 

6.2.4.11.     悬臂式挡墙

悬臂式挡墙、扶壁式挡墙通用CAD实体。

6.2.4.12.     围堰

设置于水塘路堤边坡坡脚的措施,或称为挡水埝,外侧边坡坡面可设置浆砌、干砌防护,并带小脚墙,一般堰顶高程与水位有关设为固定值,坡脚可自动计算与地面或地层相交,夹点控制较多详细图示。

工程数量:围堰面积为近似面积,地形变化较大时需依具体情况调整。

 

 

6.2.4.13.     墁石基础

置于浸水路堤坡脚的一种防护措施,可做倒角设计。

出口不偏移,设计后出口点仍为路堤边坡坡脚,如其后设计路堤排水沟,坡脚处2m仍从坡脚处起算。

6.2.4.14.     片石垛

浸水路堤边坡坡脚防护措施。

工程数量:面积为近似面积,地形变化较大时需依具体情况调整。

 

6.2.5. 地基处理类

多措施堆积在一起时,注意使用过滤夹点显示命令“SS”只显示某一个措施的夹点,并按夹点功能调整图形。

地基处理类措施添加:因为地基处理涉及到左右侧边界与加固深度等,所以建议横断面图的左右侧方案设计基本完成后,再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批量添加:个性化强的、每个断面均不一致的,如挖台阶等不建议批量添加,如填土预压、复合地基、岩溶注浆等可综合左右侧设计措施、地层特性分析加固范围、深度的措施,可在措施集汇中批量添加,再进行微调。

工程数量:计算输出工程数量前应设置阴影显示对横断面检查,查看阴影部分(加固范围)是否合理,否则工程数量可能存在错误,用户需十分十分的注意

6.2.5.1.          挖台阶

陡于一定坡率的自然边坡上填土时需挖台阶以增加新老土层的摩擦力,可设置台阶宽度控制或高度控制,台阶可加铺土工格栅,可变化为如下图形式。

 

 

6.2.5.2.          垫层

设置垫层高度、格栅层数类似于一组由多线条组成的图形,通过调整线段控制点的不同位置,可设计成折线状、台阶状的垫层,左右侧坡率一般路路堤边坡坡率一致,两侧可设封口线、延长线,两端线头可调整以适应复杂的左右侧措施。

设计或调整范围:依据左右侧的设计措施,设计调整垫层的左右侧范围。

设于基床底上部或下部:存在基床底层的横断面。

移动:开路整体移动一定的距离。

底面设于高程:垫层底面的高程固定。

设于路肩下?米:参照路肩高程设计。

两侧修边:垫层两侧根据左右侧边坡的内边界进行修改,拖动夹点时也将触发修边功能。

删除中间的控制点:一次删除垫层中间的控制点,仅保留两端控制点。

 

6.2.5.3.          复合地基

各类地基加固处理类措施的统称,具体可为CFG、搅拌桩、旋喷桩、碎石桩、砂井、插塑板等图示出其加固范围、深度等,并可设置画桩。

 

 

设计或调整范围:依据左右侧的设计措施,设计调整垫层的左右侧范围。

加固深度:受最短桩长、桩长取整、加固地层、嵌入地层深度多参数制约,绑定地质断面后可通过地层代号多断面批量统一调整加固深度,没有地质断面时可手工选择多段线、地层线调整。

地面线:一般可不设置,特殊情况下应设置,如台阶式垫层等,否则影响数量计算。

6.2.5.4.          挖除换填

挖除地基一定范围内土层,再回填,应先确定左右侧范围,再确定需挖除的地层,地层折线坡率过陡时可设置挖台阶形式。

工程数量:挖除面积不在本措施中计算,因属挖基类,造成挖基的措施有挖除换填、挖台阶、设计线、主体基床、垫层等,故在横断面土石方计算中综合分析计算,数量从土石方数量表中摘取。

 

6.2.5.5.          设计标注

绑定在横断设计图中的文本信息标注,属于横断面图的一部分,只标注少量的重要信息,不同于设计措施的标注。

 

6.2.5.6.          填土预压

填土预压

 

6.2.5.7.          桩板(筏)结构

l  岩溶地区桩板结构加固、软土地基桩筏基础加固应用。

l  板顶高程:可采用3个参数控制,板顶距路拱高、距路肩高、直接输入板顶高程,视具体情况而定。

l  板底砂垫层:设置板底砂垫层厚度。

l  标注不同部分桩长:桩长不等时是否标注相邻部分不同的桩的长度。

l  桩根数:将自动裁剪、增加桩长。

l  桩间距组:不同桩间距时应输入一组数值串。

l  桩长组:每一根桩的桩长,采用控制地层线自动计算桩长。

l  与基床底层结合时,应注意设置基床底层同宽度的水平宽。

 

 

6.2.5.8.          岩溶注浆区

画引导孔:依据导引孔参数绘制引导孔。

地面线、地层线、溶洞底线:控制注浆区域面积,浅层注浆时注意地面线的设置,地面线影响引导孔的深度,有时地面线亦可理解为注浆顶面线。

取填挖界线:浅挖路堑时,注浆引导孔开始施工的顶面线。

工程数量:绑定的地质断面的土石等级应分类正确,计算时将计算地面线与加固底线间的面积,并结合地层线进行土石等分类,输出各地层的平均厚度。

 

6.2.5.9.          U型槽

底板顶部高程控制:高程数值、距路肩高、距路拱高3个参数均可控制。

底板左右腋:按宽、高参数设置,无腋时设为0

左右侧端墙:内侧坡率可设置倾斜坡率。

左右侧措施:U型槽左右侧端墙部分需采用“设计引导线”跳空定位到左右侧措施设计开始的位置,再进行左右侧方案措施设计。

6.2.5.10.     基床(自由)

见路基面、基床部分说明,自由基床将不含路基面信息。

 

6.2.5.11.     过渡段

包心形状:分为包心、包左侧、包右侧、全包左右侧,视具体地形而定。

6.2.5.12.     设计线

自由的设计线,可设于横断面的任意位置以补充定义的措施不能表达的部分,设计线可参与数量计算,闭合时可测量面积等。

用户根据相关参数灵活应用。

 

6.2.6. 边坡防护类

边坡防护类措施仅限于装配路堑、路堤边坡,在同级边坡可以添加多类防护措施,如骨加+锚索(杆)或格栅等。

同一防护措施可表达多类防护设计类型,如在同一工点中既需表达喷播植草、灌木植草,人字型骨架、拱型骨架等不同类的措施时,在工点设计过程中如需区分,请在防护措施的别名中输入标识参数

6.2.6.1.          植草

坡面进行各类植草防护的图示,基材厚度参数一般取0.15m

6.2.6.2.          骨架

边坡进行各类镶边植草、各类截水骨架、不同间距骨架的防护设计图示。

6.2.6.3.          土工格栅(等宽)

等宽的土工格栅防护,属地基加固类,所以在工点措施分段设计时不从属于边坡,而单独作为一类措施进行分段,标注及设置设计范围。

6.2.6.4.          土工格栅2(不等宽)

等宽的土工格栅不能满足设计制图时,可设置不等宽的土工格栅2,设置长短筋,并通过功能按钮计算长短筋。

6.2.6.5.          锚索()

边坡加固防护措施,孔口高程可设置显示开关,默认不显示。

自由段长度可根据破裂面计算,此时嵌入破裂面深度应用全局参数里的设置深度。

有孔径时可画空心杆,亦可用来表达边坡注浆孔(花杆)等措施。

数量分组名称:一般是锚杆措施,同一措施里需要区分出不同断面以计算不同的分组数量。

 

 

6.2.6.6.          浆砌

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

6.2.6.7.          干砌

边坡采用干砌片石防护。

6.2.6.8.          排水斜孔

边坡地下水丰富时采用排水斜孔措施疏导,排水斜孔作为单独措施分段设计。

6.2.6.9.          坡脚回填防护

特殊条件下的路堤边坡坡脚处理,一般很少使用。

 

6.3.    (纵断)面图措施实体

纵制路基设计正(纵断)面图措施的CAD实体,包含。

 

6.3.1. (纵断)面图

正面图:定义图形的基本坐标等要素:五线谱、标题、标高尺、名称、方向等,坐标体系经里程为X坐标,所有正面图措施参照此坐标系统,注意使用参数及夹点来调整图形的坐标。

6.3.1.1.          基本参数设置

定义正面图显示及功能的参数,是正面图其它工程措施的总体定义,从属于此正面图的工程措施均以此参数作为基准。

l  横竖比例:此为当前CAD图形的制图比例,一般为11000,由于用户的制图习惯不同,会采用出图缩放的方法,出图时采用统一的绽放系数,为能输出正确的图纸比例,应视实情而定,如图纸比例1500,出图时放大5倍,则CAD图形应采用12500绘制。

l  绘制标尺及五线谱外框线:正面图(拼图)时五线谱外框的特殊控制 0绘制 1正常绘制 2仅画标尺 3仅画结束封口线。

l  标高高程间隔:一般为25,视一具体图形而定。

l  图名:有值时采用用户输入的图名,否则系统自动根据正面图的开始、结束里程及左右侧信息生成。

l  方向:新建时采用系统全局参数设置的名称,用户可更改。

l  出图绽放比例:因制图时的比例与打印出图时的比例显示不一致,需明确出图时的缩放比例,以正确显示比例文本。

l  不显示图名:图名不自动显示,由用户处理。

l  地面、监测、路肩栏:存在此类措施时需明确其标题栏的位置。

按钮功能:

l  复制地质纵断面资料:作纵断面图时需把地质纵断面图的资料复制过来,校正地持纵断面图的里程、高程将按横竖比例自动复制选择的对象。

l  裁剪范围以外的数据:缩短正面图的范围时,把额外的数据删除掉,截面部分将按插值处理。

l  关联绑定横断面:工程措施正面图与横断面图绑定失效后重新绑定,再依据绑定的横断面图的信息进行数据更新。

l  自动标注对象:标注工程措施正面图。

l  设计范围检查更新:在正面图中调整了措施的设计范围,其与工点横断面图的分段信息将不一致,可采用此功能检查并以正面图信息为准更新横断面图的设计范围。

l  参数匹配:工程措施的正面图基本参数匹配于此正面图,亦即措施从属于此正面图。

l  更新特征点:更新正面图中的横断面的特征点。

l  添加横断面特征点:横断图修改过后,重新更新特征点。

6.3.1.2.          标题栏设置

创建正面图时系统将分析正面图出现的工程措施自动生成标题栏,用户也可以按实际需要添加、删除,栏数不受限制,栏高系数为与栏高基数的乘积,栏高基数一般取2(出图时放大5倍)。

6.3.1.3.          特征断面

正面图的特征点的断面,每一个措施在正面图中均有其特殊的点的信息,获取并绘制于正面图有利于检查对错,或手工制图时直接连接特征点绘制。

6.3.1.4.          路肩线、地面线

路肩线与地面线可以独立的措施形式存在,也将其数据置于基本正面图中,图形展示的是一串线条,但路肩高程与地面程结合可以计算每一个里程桩号的填挖高度并输出Excel表,可使中线填挖高应用于仅与重要措施相关的工程数量框算。

6.3.1.5.          位置描述

存在于正面图中的一些特殊的位置工程说明,如两端接桥、隧,工点中间含小桥涵等,输入里程将自动定位,竖直标注信息。

6.3.1.6.          措施描述

用以说明工点分段范围内的不同措施描述,将自动置于五线谱的措施描述栏,因五线谱标题栏是动态的故需指定栏号,即第N栏为措施描述栏。

 

6.3.2. 挡墙正面图

路堑、路堤、路肩、衡重式、扶壁式、悬壁式、土钉墙、加筋土挡墙等各类措施的正面图图形综合为挡墙类。

帽石高:设置帽石的挡墙需输入其帽石高度(衡重式、加筋土挡墙等)。

基础高:设置基础(底板)的挡墙需输入其基础高(县臂式、扶壁式挡墙等)。

画扶助:扶壁式挡墙设置有扶肋,绘制时需输入分节内的扶肋宽,第一道肋距边缘距离,肋间距等信息,此时伸缩缝间隔即为分节长度。

实体对象参数属性。

挡墙数据,自动从横断面设计图中获取。

设置伸缩缝,可直接输入需要设置的里程,或按一定的间隔自动计算设置里程集。

错台设置,在CAD图形中直观地点选需要设置的里程,或按一定的墙底纵坡控制自动设置,如设置不合理可手工拖动夹点调整里程、高程。

圬工面积计算,因为挡墙存在错台这里按平均面积法计算圬工,可以右键输出Excel表供用户采用,原始数量表中是按平均距离法计算的。

 

6.3.3.    桩板墙正面图

路堑、路堤桩板墙、拉索锚固桩正面图绘制,拉索桩类型在参数中设置,最多可设4种类型,然后在锚固桩表中指定类型绘图。

桩板墙夹点较多,可调整牛腿长、桩长、桩顶高程、五线谱位置等,灵活应用。

由控制断面设计桩:桩的设计经常需要调整,如桩间距、起设里程等,第一次系统默认生成时一般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用户可方便地再次调整。

板高至侧沟线以上:板底的高程(参数侧沟线、路肩线、地面线)进行批量计算,特别是路堤桩板墙时板高与地面线的关系计算。

计算数量提示信息

 

6.3.4.    路基边坡正面图

含路堑边坡、路堤边坡的正面图,可选择绘制格子梁、锚墩等边坡加固措施,边坡措施间需要分隔线分隔时可设左右分隔线开关。

数量信息:横断面数据中的信息可根据坡高、坡率等相关数据计算边坡面积数量,可导出Excel表供参考。

 

6.3.5.    路堑护墙正面图

由墙顶线、帽石线、墙底线、最多2道耳墙线构成

 

6.3.6.    水沟正面图

水沟类正面线,含路堤排水沟、侧沟、天沟等水沟措施,沟顶线可选择不绘制。

插值计算高程:可计算任意里程相对于水沟底的高程。

排水设计:设计完成后可更新绑定的横断面图水沟类。

 

6.3.7.    设计边界线正面图

各类措施的设计边界线,含基床表层、底层线、预压加固、垫层、平台、左右侧设计边界线等,此类措施以线串的方式表达,如垫层需要多条线段表达时可在垫加线参数中设置。

 

6.3.8.    路肩线正面图

工点的路肩设计高程线,一般取左侧路肩设计高程。可插值计算某里程路肩以上?m的高程值,用户视需要计算。

 

6.3.9.    桩基承台正面图

由挡墙、承台、桩三部分组成,挡墙对应于承台分节设计,初次默认生成的正面图一般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用户可根据控制断面信息调整起设里程、板节长、伸缩缝等数据多次计算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帽石高:设置帽石的挡墙需输入其帽石高度(衡重式、加筋土挡墙等)。

画扶助:扶壁式挡墙设置有扶肋,绘制时需输入分节内的扶肋宽,第一道肋距边缘距离,肋间距等信息。

 

 

6.3.10.             复合地基纵断面图

复合地基纵断面图,一般取中桩下的加固深度。

桩间距:画桩时控制桩的间距及在五线谱栏中描述标明。

措施描述:在五线谱中描述,因工点时同一段范围的地基加固措施存在多类,如CFG桩、其上设垫层、并预压加固,因此措施的描述是多重的,可以在正面图中综合描述。

 

 

6.3.11.             岩溶注浆纵断面图

岩溶注浆加固纵断面图类似于注浆横断面图由地面线、地层线、溶洞底线3部分组成。引导孔是从地面开始施打。

 

6.3.12.             桩板()结构纵断面图

由板、桩基组成,初次默认生成的正面图一般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用户可根据控制断面信息调整起设里程、板节长、伸缩缝等数据多次计算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桩间距:画桩时控制桩的间距及在五线谱栏中描述标明。

措施描述:在五线谱中描述,因工点时同一段范围的地基加固措施存在多类,如CFG桩、其上设垫层、并预压加固,因此措施的描述是多重的,可以在正面图中综合描述。

桩长设计:可对每一根桩拖动夹点调整,快速的方法是获取桩底控制线、设置嵌入线下长度自动计算桩长,每一节板下桩的根数、长度是由一组字符串保存,调整有一定不便性。

 

6.3.13.             桥涵结构物正面图

表达桥涵结构物的正面图图形。

 

6.3.14.             泄水孔正面图

应用于挡墙、护墙、浆砌片石护坡等正面图标识泄水孔图示。

6.3.15.             踏步正面图

正面图的附属补充图形,视要求设置。

 

 

6.3.16.             检查梯正面图

正面图的附属补充图形,视要求设置。

 

6.3.17.             防护栏杆正面图

正面图的附属补充图形,视要求设置。置于桩板墙、挡墙、护墙等顶部。

 

6.3.18.             挖台阶正面图

正面图中挖台阶部分示意。

 

6.3.19.             桥路过渡段正面图

正面图的附属补充图形,视要求设置。

 

6.3.20.             吊沟正面图

正面图的附属补充图形,视要求设置。

 

6.3.21.             端墙(码砌)正面图

正面图的附属补充图形,视要求设置。

 

 

6.4.    平面图措施实体

6.4.1. 平面图

6.4.1.1.          一般参数与主要功能

6.4.1.2.          横断面图特征点

平面图的特征点的断面,每一个措施在正面图中均有其特殊的点的信息,获取并绘制于平面图有利于检查对错,或手工制图时直接连接特征点绘制。

6.4.1.3.          位置描述

工点范围内小桥涵等一些建筑物的描述,里程、宽度、夹角、文字信息等。

 

6.4.1.4.          随线路平面弯曲的平面图设置

一般平面图均是随X方向展示,特殊情况下需做随线型扭曲的平面措施绘制。

设置方法:1、平面图设计起点里程位置与线路平面曲线对应里程位置重合。2、选择绑定线路曲线。3、参数匹配所有平面图措施。

 

6.4.2. 路基面平面图

线路路基面信息的平面图,包含线路左右侧半宽及线间距。

 

6.4.3. 路基边坡平面图

路堤、路堑边坡的平面设计图,绘制边坡坡面、平台、平台拦水埂的水面投影图形,可直接从横断面图获取数据创建。如边坡坡率正确实时计算的坡面面积可在相关工程数量计算中使用。

6.4.4. 桩板墙平面图

桩板墙平面图可选择绘制锚固桩、挡土板、预应力锚索等。

由控制断面自动设桩:根据控制横断面的相关参数,设置起设里程、桩间距计算设桩的桩位信息表

 

 

6.4.5. 复合地基平面图

绘制复合地基在平面图中的左右侧界线(加固范围),加固范围内可选择绘桩孔开关控制。

 

 

6.4.6. 岩溶注浆区平面图

绘制岩溶注浆区在平面图中的左右侧界线(加固范围),加固范围内可选择绘桩孔开关控制。

 

 

6.4.7. 桩板结构平面图

绘制桩板结构措施的每一节板及桩的图形。

 

6.4.8. 水沟平面图

天沟、路堤排水沟类的平面投影图(略)。

 

6.4.9. 挡墙平面图

挡墙(路堤、路堑挡墙)类的平面投影图(略)。

 

6.4.10. 围堰平面图

围堰措施的平面投影图(略)。

 

6.4.11. 工点排水平面图

工点整体排水的直观表达,工点范围内所有具有排水设计措施的整体表达,边坡只以级数区分而不是按措施分段以表达坡面的整体排水趋势。

对于汇水地段提示“汇水吊沟”设计人员应检查,是否设置了吊沟,还是工点整体排水设计有误。

 

6.4.12. 用地界平面图

绘制出左右侧的用地边界,并显示每一个边边界变化点的坐标,便于现场施工放线。

 

6.4.13. 线路交点曲线

线路平面交点曲线实体是线路测量的基本数据,应设定线路曲线的交点坐标(经纬距)、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实体将根据给定的数据自动计算曲线要素,计算任意位置的里程桩号、坐标。详细计算方法(略)参见相关教科书籍。

 

7.     设计辅助工具类

在绘图工具板面中定制了一系列CAD制图过程中常用到的工具,以在提高制图效率。

7.1.    文字标注

扩展的文字标注,自动加引线,可标上下行文字。常用文字标注在CAD制图过程中把反复书写的文字信息保存在电脑中,使用时双击即可添加到图形中。

标注文字批量修改,同时可以采用查找/替换的功能,快速更正标注信息。

7.2.    尺寸标注:水平、垂直、倾斜、角度

类似于CAD的尺寸标注。

 

7.3.    示坡线

长短不一的平面图边坡示意线

7.4.    坐标标注

标注某一点的XY或经纬距NE坐标,可进行格式设置,或选择线段获取其控制点进行标注,也可导出坐标点信息。一般用于平面图。

 

7.5.    正面图工具(手工制图)

7.5.1. 标注高程、里程及横断面特征点

手工绘制正(纵)断面图时,通过简单校正面图某一点的高程与里程,设置好正确的比例,便可辅助标注任意位置的里程,高程值,如手工绘制的挡墙墙趾线、墙顶线的里程及高程。结合横断面图获取及标识横断面图中的特征点,尔后在正面图中连接相应的特征点完成各措施的正面图绘制,按界面提示应用。

7.5.2. 里程、高程核查

正面图中五线谱栏标注的里程及标注高程(附近带小倒三角形的数字,非五线谱标注高程),如偏离过大,将会给出有误的提示,以进一步核查。

7.5.3. 其它自定义高程核查

其它如墙顶、趾,侧沟底线,路肩线等正面图中绘制,但在五线谱中标注高程数字的高程,可捕获线条或点选拉出其高程,置于五线谱高程附近进行比较,可以较明显地核查出其异同达到检查的目的。

 

7.6.    平面图特征点(手工制图)

校正平面图及横断面图设置后,选取横断面图的位置,于平面图中创建所需的特征点,以对各措施准确定位,完成各措施平面图设计。

 

7.7.    高程标注核查(手工制图)

通过设置校正,针对于高程标注(附近带倒小三角形)的文字是否正确进行模糊核查与识别,如误差过大给出提示供用户进一步核查。也可以经设置后在任意位置标注高程文字。

 

7.8.    测量距离、面积、线段总长

辅助测量CAD多点间距离,多实体围成的封闭区域的面积,选择多条线段的总长。

 

7.9.    过滤相同(重复)的实体

过滤判别出重复的实体列表(双击单元格可定位实体),判别后可删除它们,在平面图布桩(圆圈圈的孔)时,要计算圈圈的个数时(不能有重复的)有用。

 

7.10. 文字集修改

CAD文字查找替换的功能扩展,

l  对数值类可统一增加减少一个定值,一般某路基高程有微小的变化图面不再修改,而更正其高程文字。

l  所有相同文本统一修改为……

l  查找与替换

l  添加下画划等

7.11. 扩展过滤选择

类似于CAD的快速选择,但进行了所有功能的扩充,能快速选择到包含图层、颜色、扩展数据、文字包含内容的信息过滤,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特别说明:包含扩展数据信息的“边坡”可过滤出站场图中设计的路基边坡部分实体

地质线过滤出站场的地层线条,“DLCCAD实体”过滤出提线站后被炸碎的横断面图碎片图形。

    

如需删除站场的实体对象,请加载站场对象显示模块,否则不能删除。

路基设计对象指的是本系统定义的对象,因其DXF名称均为“DLCCAD实体”,因此可在这里进一步细分选择,路基横断面图,路基措施组,各类正面图,平面图以及工具类的名称实体等。

包含文字内容:即文字中包含某部分内容的所有文字。

7.12. 如何快速选择各类路基CAD实体

采用上述标题“设计对象”的功能过滤选择。

7.13. 删除Excel表空行

删除当前Excel表中某一列的值为空的行,一般针对于工程数量表。

7.14. Word贴图(设计说明文档)

一般在贴设计说明时用到,将多页word文档按一定的间隔,一次一页按提示确定粘贴至CAD图形中,未能一次贴完整个文档(需要交互确定,还未能实现自动确认)。

7.15. 去教育版(转换图形)

老大难的去除教育版问题,这里采用第三方图形文件转换技术,彻底根除教育版的问题,可仅转换当前的文件,也可以一次性选择多个文件进行去除转换。

 

7.16. 图形顺号

按特定的格式插入图形编号,或采用手工定点的方式插入编号,用于给一系列规则的图幅编号,或按某一递增的方式给图形对象进行编号,如锚索(孔)的编号,布桩的编号等。

7.17. 切横(纵)断面图

从具有高程值的平面图等高线中根据线路走向信息切割等高线,计算生成纵断面图或一定间隔的横断面图形,供方案设计使用。

如下图:

平面图

切横断面图

 

 

7.18. CAD痩身

某此大比例平面图(一般为110000以上),表达线段的点过于密集,造成图形信息量过大以致电脑难以运行,所以根据直线段由2点确定及小角度变化的原则,进行优化删除多余的点数据,达到减少CAD实体数据但保留图形原貌的痩身目的。

 

7.19. CAD折图工具

平面图展图打印,或长卷图按固定图幅(如纵断面按A3图幅打印)打印时使用此功能。固定图幅可设置重复的部分(一般指图标题部分)。

先于平面图画出折图线,设置于图幅宽度、高度(应减去相应图的的图边宽、高,这里是指显示图的宽高),再于布局时创建出图打印视图。

平面图按长卷图折图打印。

 

较长的平纵断面图画出按固定图幅的折图线,注意重复标题部分的宽度设置,再创建出图打印视图。

7.20. 清除扩展数据

清除图形实体中的扩展数据,在特定环境下应用。

 

7.21. Spline转多义线

Spline对象转换为多义线(默认光滑插值点为8个),转换后只能近似还原图形,并不能100%一致,是有损失的。

 

 

 

 

8.     路基土石方计算

8.1.    简要说明

路基横断面土石方的计算是横断面工程数量计算模块中较为复杂的一项,计算后数量将保存在横断面图中,输出原始工程数量时一并输出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表,计算前应注意:

l  路基横断面是否与地质横断面匹配绑定,否是无法取到地层数据。

l  地质横断面各地层的土石等级是否修改正确,直接影响挖方土石等级分类。

l  路基横断面应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

路堤填方、路基挖方横断面图,计算不同的阴影部分表示不同的填方或挖方面积,如自动计算无法正确完成本横断面的特殊计算时,需要人工干预调整。数量项右侧虚阴部分填挖细目过程数量为软件自动切分计算的详细过程,可供核查。计算人员应多观察不同类型的横断面土石方计算,观察自动切割出的面积阴影理解计算过程。

8.2.    自动模糊计算

采用命令“TW”,选择需要计算的横断面图,选择中列表中需计算的横断面图进行计算。

显示面积填充开关:各部分计算面积阴影填充开关。

绘面积边界线以检查:绘制出计算的各部分面积闭合边界。

选择边界线计算:选择手工描绘的边界线进行计算土石方面积。

调整修正数量:横断面较为复杂自动计算无法完成时,进行人工干预修正,此时自动计算不再输出,以人工调整修正的土石方数量为准。

选择路基边界线:选择人工给出的路基填挖边界线进行土石方计算。

计算填挖方数量:选择列表中的横断面进行填挖方计算。

右键:取消调整数量,取消人工修正的数量,变为自动计算。取消调整界线,取消人工描绘的土石方填挖计算界线,变为自动计算等。

8.3.    单侧(控爆)土石方计算

计算单侧,左右侧一定范围的土石方时,在横断面基本参数填控制数量计算类中设置。

填挖范围:0中线两侧 -1仅计算左侧 1仅计算右侧土石方。

距离中线:与中线的距离关系,以限定计算土石方的范围。

 

8.4.    填料类型区分

填料类型参数:用以区分各个不同部分的填料,如采用相同的填料则输入相同的填料名称,系统计算时将自动合并相同填料的面积,特殊横断面应加以区别设置。

基床表层、底层填料:一般为级配碎石或AB组填料,视各项目要求而定,特殊的不规则横断面时,基床表层与底层线为满足制图需要可能存在一定的出入,此时应在横断面的工程数量属性中输入增补量,一般都是一个定值。视项目要求,基床施工有时涉及到多道工序的施工组织,其数量的计算也存在一定的工序合理性要求。

本体地面以上、以下填方:纯粹为专业之间的计算区分,如不区分时可采用同一填料,即在填挖界线以上,部分是地面以上填方,部分是挖除后回填的(不同于挖基回填或挖除换填),见示意图。

垫层与地面间填方:垫层与地面间的空隙填料,此时为防止出现垫层与坡脚间的小三角形填计为路基本体填方,需设置垫外扩一定距离计算,默认20m

挖基换填:指垫层或基床以下挖除地基(换除换填、挖台阶、设计线计挖基等措施)产生的,需要换填的填料类型。

复合地基范围换填:在复合地基加固范围内换填的数量,填料等级可能有所降低,需要区分出来。

选项:垫层外扩,垫层外一定范围的填方计为垫层与地面间的填料,一般取20m

不含垫层:填料不计算垫层面积,因垫层作为一个特殊措施,其数量已单独另计,但如有挖方数量则计入路基本体的挖方量。

区分挖基:挖基的土石方量计为挖基,否则合并为路基本体挖方量。

算天沟:天沟的填挖方量是否一并计入路基本体土石方量。

调整状态:数量及填挖界线是否进行了人工干预调整修正。

 

 

9.          工点设计(措施分段、标注与工程数量)

这是工点设计的最重要部分,完成工点横断面设计措施的设计范围划分,措施的标注,工程数量的计算输出,一般错误性检查,分段措施的修改等,之后的正(纵)断面图,平面图,地界、排水平面图等,均以此为依据绘制。

9.1.    自动分段(设计范围)一般原则

l  设计措施分段(设计范围)

1.自动分段是根据各横断面的特性,进行分析归纳而做出的自动分段。

2.分段默认取的是断面的中间里程,但可以进行调整。

3.分段数据全部存在于各横断面措施间,不要删除,这也是重要信息(分段数量,平面图,正面图的起终点里程),但可以不显示不出图。

4.分段依据 “措施+措施别名+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别名”的组合,格栅单独分段(忽略格栅在边坡防护出现的顺序),锚索(杆)参与边坡防护分段其出现顺序会影响分段,如堑坡+骨架+锚索 堑坡+锚索+骨架 绘图效果一样但分段认为是2种措施(目前还没处理好)。

    5.注意 许多不同措施的图形表达是一致的,典型的如“边坡+骨架”可绘制的是“边坡+人字型骨架”、“边坡+拱型骨架”、“边坡+镶边植草”、骨架的间距均有可能不相同等等,在同一工点中分段为了区分出这类措施,请在边坡或骨架里措施里加“别名”标识。

l  工点分段

1.可在界面中临时输入工点起迄里程,保存。

2.在工点的首尾断面输入永久的工点设计起点里程、设计终点里程。将自动检查设计范围的合理性。

3.工点局部分段(如工点中包含小桥涵等非路基设计段),在相关里程断面输入设计终点、设计起点(强制设计措施的开始与结束),可做多个小分段。

l  断链处理

标识横断面参数(3):工点所有横断面均标注断链位置的里程、断链的长度(短链为负,长链为正),标识断链以后的横断面为True(断链以前的为False)。

 

页面功能内容:

l  修改相关的设计范围里程。

l  设计范围中存在错误的、前后标注不一致的,边坡穿袖子、跳空的均会以错误警告的形式提示,用户可根据提示检查。

l  亦可编辑修改本段设计措施。

l  对本工点按分段措施检查设计的关键参数。

l  输出基本工程数量Excel报表。

9.2.    错误排查(标注、设计范围、关键参数、平纵横设计范围)

工点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在分段过程中自动排查以减少差、错、漏、碰的问题,用户在工点设计过程中应排查、修正所有措施,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送复核,同时复核人员也可以通过此功能进行核对。

l  标注重复:分段措施的标注一般仅标注起终点断面,如有多余的标注将提示并确定删除。

l  标注不一致:同一措施前后断面的标注信息应一致,不一致时提示修正。

l  设计范围:同一措施前后断面的标注设计范围应一致,设计范围不能跨越没此措施的断面里程。

l  关键参数:一般同一类措施的一些参数是一致的,如所有断面骨架上、下镶边的长度,镶边的厚度,同一措施平台的浆砌厚度,同一墙高的墙顶宽度等等,不一致时提示修正。

l  平纵横设计范围:各工程措施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的设计范围标识应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重复标注排查提示,确定可删除修改

设计范围重叠、或存在未防护的部分检查,注意仅是对边坡防护进行了检查,其它工程(支挡、地基加固处理等)未进行排查。

设计措施参数不一致提示

9.3.    标注信息汇总及修改

在横断面图中标注的信息量大且繁杂,对每一个信息逐个修改,工作量大,并容易产生遗漏、前后不一致等问题,此页面把横断面图中所有的标注信息列表出来,按同类替换修改的原则,能快速更正标注内容。

常用标注文字库:保存于系统中,双击对应项即可快速替换需修改的内容。

页面功能内容:批量快速修改工点标注信息。

9.4.    设计说明简表

可复制、或导出此表到Word,每一项措施中的设计范围列表内容,用户可粘贴至设计说明中以提高编制设计说明效率。

各措施设计范围,简要说明表。

9.5.    措施默认标注设置

工点所有措施进行默认分段后,每一项措施按项目的要求标注详细具体的信息,按此对应的默认内容标注,以达到不必再次修改的目的。

9.6.    输出基本工程数量

基本工程数量是工点计算数量的基础资料,系统根据分段设计措施自动实时生成,所有措施均按横断面为单元计算详细的工程数量。

 

10.             工程数量(计算、绘图、上传服务器、项目汇总)

10.1. 计算工点工程数量

工点工程数量繁杂且工作量巨大,系统通过工点横断面图的设计,确定各类工程措施、措施设计范围,提取各类措施的基本工程数量,列表并汇总表,汇总表中包含了工点所有措施的基本数量。

Excel计算模板文件,用户通过链接汇总表的基本数量,结合项目要求,预定义每一类措施的计算方法,数量的分劈系数,达到自动链接计算特定项目要求的工程数量,以提高工程数量计算的效率。

Excel工作薄名称约定,系统输出的各措施工程数量以汇总表为界,模板定的各类计算表、项目汇总表、链接等应置于汇总表之前,系统总是输出各类措施基本的、详细的计算过程表,供参考引用,各项目应按项目特点及要求计算最终的工程数量。所有系统产生的基本数量均汇总于汇总表中,以达到设计人员仅使用汇总表的数据,便能计算分劈计算出项目的工程数量,过程表仅供复检用。

模板方式之一:(方式简单,对Excel操作要求不高)

在模板中建立相应的各措施的计算过程参数定义,输出数量表时将自动把相关定义单元格复制到详细计算过程表中。

措施数量预定义单元格,在模板工作薄中第一列定义插入标记>>>措施数量表名至再次出现有插入标记>>>……”之间的行的单元,将会被粘贴至输出的工程数量表中,在同一工作薄中可定多多个措施的,做好标记即可。如:

模板方式之二:(相对复杂)

仅针对系统生成的汇总表操作,汇总表及措施子表设计人员均不要添加数据及处理,方案设计修改之后将自动更新,更新时将清除既有的数据,以达到修改设计工程数量自动计算的目的。系统目录附带了参考表Excel文件“数量计算汇总参考模板.xlsx”

1、把各措施汇总的基本数量引用到模板中,按或项目要求进行分劈计算。

2、计算出的最终数量按“编码”方式,与项目汇总表链接,直接生成项目工程数量,此方式能在输出数量时即按预定义完成80%的常规数量计算,修改时可达到相同措施的数量不再重新计算的目的。

3、详细看模板及模板内的说明。

 

10.2. 工程数量表绘图

数量表中的数量项别有特殊的要求,最多只能分5个等级,列可以合并,但行不能合并,每一个数量项均有一个唯一的编码,以进行工点数量统计,如不提交服务器不进行汇总统计则数量编码可以忽略。

粘贴Excel表数据:从特定格式的Excel表中复制粘贴到表格中,自动绘制CAD工程数量表实体。

数量表需要多栏显示时,由用户给出需要分栏行的号,进行多栏绘制。

10.3. 工程数量漏项、合理性检查

查漏项:结合横断面设计图设计的工程措施,大概的分析其是否计算了工程数量,可按设计长度给定最大、最小值的范围,检查其数量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检查结果(供用户参考)

设置检查项,一般对每项措施的关键数量项进行检查,如设计了桩板墙应检查其钢筋混凝土的数量项【编码】,主要目的是检查漏计算的工程数量,防止大数量级的错误及漏项。

10.4. 数量上传至服务器

工程数量表为一个CAD实体模块,存储了工点的所有工程数量项,以图形表格形式绘于CAD图形区供施工图打印输出,不可炸碎。由用户通过登录服务器把数量数据上传,以便对项目进行汇总。

 

 

10.5. 项目工程数量汇总(网络服务器)

项目设计以工点为单位在专用服务器里进行一定权限的管理,项目负责人、组长,指派设计、复核人员,用户完成设计之后,上传工程数量到项目,组长、室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设计进度,汇总各工点的工程数量。

实时设计进度

工程数量实时汇总,监测关键数量及时调整设计。

输出到Excel

 

10.6. 项目工程数量汇总(单机)

单机汇总类似于网络服务器汇总,但是数据来源于工点数据文件,每一工点的数量表需用户另存为数据文件再汇集在单机进行项目数量汇总。

较灵活简洁,不需要配置网络服务器,易于操作,生成汇总表后与网络服务器汇总操作一致。适用于工点数量不多的中小型项目。

11.             特殊设计(技巧、操作要点)

11.1. 横断面设计流程

横断面设计是路基设计系统的基础,横断面图的创建交互进行,可以在菜单的引导下进行设计(标准的带线路资料的横断面,或无线路资料的桥台边坡、站场、病害路基等的横断面),或直接由线路信息(填挖表)结合地质横断面图自动批量创建。

横断面图支挡防护设计措施的创建是本系统中最为繁杂的部分,系统采用叠瓦式(积木式)创建,每一个横断面包括左右侧及地理处理三部分,左右侧措施具有先后顺序,地基处理则没有,设计时应注意。左右侧措施有入口与出口点,前一个措施的出口即为本措施的入口点,每一个措施各用户采用多种方式添加,视不同设计措施而定,无论任何方式均是提高添加措施的效率,可通过以下方式添加:

l  由菜单引导逐个添加

l  措施集表格中控制批量添加及修改

l  措施自动分段设计中批量添加及修改

l  按线路信息结合地质断面自动识别堤、堑添加

l  按措施组设计添加

l  按标准横断面替换左右侧添加

每一种方式都是完成横断面图措施的设计,每一类措施均设置了对本类措施特点针对性非常强的相关修改功能,用户需要熟悉每一类措施的参数属性外,还需要熟悉每一措施的特殊修改方式。

 

11.2. 地质横断面图的来源

地质横断面图与路基横断面图没有必然的联系,路基横断面图可以在没有地质断面的情况下设计,以摆脱地质断面的约束,适应更多状况的设计,但绑定地质断面将会得到更多的功能,如自动调坡设计,自动获取地层,自动计算土石方数量等。

工程地质横断面图是路基横断面设计的基础资料,可以直接从工程地质人员提供的工程地质信息系统填绘的地质横断面图转换过来使用。没有此类横断面图是需人工按提示创建,或在CAD图形中模糊创建(必须具有中桩竖直线、地面线、高程文字、里程文字等信息)。

 

11.3. 站场配套设计流程

11.3.1. 站场横断面定位

采用菜单->横断面(站场自动定位)->模糊选择站场的横断面图进行定位,站场横断面由于存在多股道设计(多路基设计),所以自动创建的横断面存在多路基时如未能自动识别,而需要修改更正,用户应针对不同的工点分析站场工点存在多少个股道(路基)设计进行冠分类,相当于同时进行多个正线路基设计。

自动定位创建的横断面图仅包含横断面中桩、里程、左右侧设计引导线等信息,无地质资料无法进行初始化设计,需要绑定地质断面再进行初始化设计。

11.3.2. 股道(多路基)区分

快速修改线别冠号的方法:在工点断面中选择所有的路基横断面->右键->编辑里程高程,按左右侧边界宽度信息排序来判别股道,修改冠号,以区分不同的路基设计。

站场股道示意,正确定义线别冠号进行多路基设计

11.3.3. 初始设计

对路基横断面绑定地质横断面信息后,进行一般性的路基带帽子设计,可在线路填挖资料表中进行横断面图(既有)的带帽子初步设计(需绑定地质断面,否则无地面线),之后按一般性路基设计方法进行调整,直至完成所有股道(路基)设计。对每一个股道(路基)设计、标注完成后,标注时是以正线冠号进行标注的,故需修改其它股道断面的标注冠号为正线冠号。

 

11.3.4. 工程数量合并输出

只有一个股道即只有正线的站场设计算,输出数量同一般正线设计,存在多路基设计时应采用合并输出各线工程数量的方法,此时所有股道(路基)的数量将合并输出,利于进行完整的站场数量统计计算。

11.3.5. 提填挖界线

提交图形给站场专业时,需生成填挖界线资料一并提给站场专业,站场专业,以利于获取必要的信息快速完成路基土石方计算及排水设计。

11.3.6. 横断面图归位

站场再次修改时,站场专业可能进行了重新排版(未将路基实体正确移动排版),横断面位置已发生了变化,此时需要进行横断面归位匹配再进行修改设计。

11.3.7. 清理炸碎图形实体

横断面图创建填挖界线后提交给线路、站场相关专业再返回后,横断面图可能已被炸碎,为此选择出被炸碎的实体对象,这此对象应为横断面图的碎块,不再需要,可对其删除。

11.3.8. 措施重定位、修改设计

站场设计需要进行多次反复才能最终完成,再次修改设计时站场专业往往进行了重大的方案调整,或排水设计的调整,包括线路信息的调整,从而引起路肩、侧沟等位置的变化,此时需要重新定位,以保留路基的既有设计信息。

引导线、护肩可自动匹配一定距离内的站场护肩位置,修正左右侧设计起点。

侧沟可自动匹配站场沟底高程,修改侧沟深度,以修正与沟底高程相关的挡墙、桩板墙等设计措施的修改。

 

11.4. 断链工点设计

工点中存在长短链设计时,应于每一个横断面均设置断链的开始里程,与断面长度,以及标识出断链(以前、以后)的横断面,注意这3个参数需要在每一个横断面都设置。若存在断链前后冠号不一致的情况可以在标注(断链)冠号里标识,而不应修改冠号(此冠号作为横断面多路基设计的判别标准)。在横断面图基本参数属性中修改。

 

11.5. 工点内包含桥涵等多个分段的设计

一个工点范围内可能包含N个桥涵分段,所有的设计措施在此将不能贯穿,故需要在此前后断面明确其开始与结束里程。

一般一个工点可在其第一个横断面标明工点开始里程,在其最后一个横断面标明结束里程。不明确标识时,也可以在分段中标注中明确。

桥涵的分段:在相关的2个横断面间设置路基措施的结束里程(即接小桥涵的开始里程),与路基措施的开始里程(即小桥涵的结束里程),如此设置完成工点内的N个不连续分段。

如工点DK1+080~DK1+520,设计长440m,包含N个横断面:DK1+100DK1+150 …….DK1+300DK1+370……DK1+500,其中DK1+325~DK1+350为小桥应做如下设置:

l  于横断面DK1+100设置工点开始里程1080

l  于横断面DK1+500设置工点结束里程1520

l  于横断面DK1+300设置工点结束里程1325(小桥开始里程,路基措施于此结束)

l  于横断面DK1+370设置工点开始进程1350(小桥结束里程,路基措施于此重新开始)

 

11.6. 桥台边坡 路基病害 既有线 变更设计等

这些路基设计类型,实质上是无线路填挖信息的路基设计,除了没有路基基床外,其余左右侧的支挡防护,地基处理与正常设计没有太大的区别。

此类设计横断面缺少必要的中桩信息,需要手工定位到相应的中桩位置,再进行地质断面的绑定,添加横断面设计措施。

 

11.7. 路基排水设计计算

包含于各需要做排水设计的工程措施中,如路堤排水沟、侧沟、天沟、边坡平台拦水埂、基床底层两侧排水管等。在各措施的个性化设计功能中调用。

表中列出各控制断面的高程、排水坡度与状态,清晰明了。

排水状况:计算当前设计高程的排水状况。

更新排水方向:更新排水方向图示,同时采用计算高程结果修改相关措施。

排水设计计算:分为2种模式,一是仅调整高程,二是按排水坡度重新计算。选择需要设计的横断面后通过右键选择计算功能菜单。

往小里程计算:固定选择的最大里程的断面高程,往小里程断面判断计算。

往大里程计算:固定选择的最小里程的断面高程,往大里程断面判断计算,与上相反。

调整高程计算:断面间如排水坡度不满足给定的设计排水坡度(一般为0.4%)则调整高程计算。在大于或等于(满足)设计排水坡度时,不再计算。

按排水坡度计算:即断面间无论满足与否,全部按给定的设计排水坡度计算断面高程。

设计排水坡度:大于0时往大里程排水,小于0时往小里程排水。

堤式堑排水设计注意:是调整侧沟的沟深,还是调整边坡的高度来满足排水设计要求,视具体情况而定。

基床底层排水管:仅是显示排水状况,并更新排水方向,但不做基床厚度的调整,基床厚度需满足最基本要求,通过增大底层厚度来达到排水目的(对工程数量影响较大)得不偿失。

 

11.8. 挡土墙尺寸更新与设计

工点的地层物性参数变化较大时,配套计算了多种参数的挡墙尺寸,其更新与挡墙分段参数往往较繁杂,这里引入了挡墙与尺寸表对应编号的方法快速完成。对于参数较单一的挡墙尺寸可不用此类方法,进行一般的设计即可。

编号为2S的挡墙尺寸表与挡墙设置

通过菜单调出工点所有横断面左右侧的挡墙,修改墙高、设置对应编号,可以一次修改整个工点的挡墙尺寸。

同时自动分析每一个尺寸表在横断面图中的应用情况,以列表形式输出供用户粘贴使用。

11.9. 陡坡路堤基础埋深自动调整

挡墙、桩板墙后添加宽度受约束的路堤平台,再进行自动调整边坡高度计算。

11.10.      工程数量表及漏项检查

数量表中的数量项别有特殊的要求,最多只能分5个等级(列),列可以合并,但行不能合并,每一个数量项均有一个唯一的编码,以进行工点数量统计,如不提交服务器不进行汇总统计则数量编码可以忽略。

粘贴Excel表数据:从特定格式的Excel表中复制粘贴到表格中,自动绘制CAD工程数量表实体。

数量表需要多栏显示时,由用户给出需要分栏行的号,进行多栏绘制。

查漏项:结合横断面设计图设计的工程措施,大概的分析其是否计算了工程数量,可按设计长度给定最大、最小值的范围,检查其数量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检查结果(供用户参考)

设置检查项,一般对每项措施的关键数量项进行检查,如设计了桩板墙应检查其钢筋混凝土的数量项【编码】,主要目的是检查漏计算的工程数量,防止大数量级的错误及漏项。

 

11.11.      挖除换填、清基等数量

在进行繁杂的地基处理时,挖除换填、挖台阶、或采用设计线规划出的清基措施等产生的数量,为路基本体填挖线以下产生的数量视为挖基,因需多措施综合考虑,所有以一并归到土石方计算中,详细请查看土石方计算数量表。

 

11.12.      横断面基本参数修改与优化

在工点横断面图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可修改横断面图的基本属性参数,主要为以下参数:断面冠号,明确线别,多路基设计。断链时的断链信息,断链前后断面、断链位置里程、断链长度等。工点起终里程,工程数量参数。

优化建议:结合措施的前后关联状况,分析优化措施的里程、高程标注等设置,避免高程的重复标注,美化图面。

添加设置左右侧边界标注,边界标注由线路专业完成时可设置不打印。

优化位置:指横断面标识(DK1+200),填挖高度(H=+6.35)标识及工程数量显示等文字的位置,中桩线的长短等图面信息美化显示。

12.             常用设计方法、步骤

12.1. 设计图创建

打开由勘察人员提供有地质资料的横断面和纵断面图。

提示:当横、纵断面上不显示地面线、地层线时,应加载信息系统资料。

把此图另存→文件名:编号、工点设计范围(起讫里程)、设计类型(设计者名字),如:1DK15+212.6DK15+628.7软土路堤(陆群)

 

12.2. 获取地质资料

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横断面→点击地质横断面图→在地质横断面图界面中→点击地质横断面→点击转换地质横断面→在CAD图上框选地质横断面。

需要重新排列横断面,剔除多余的地层信息,使图面清晰、简洁(见图9)时,在地质横断面图界面中→点击重新排列→点击横向纵向排列→框选已转换地质横断面→在CAD图上点击输入点→再点击横向纵向排列→即可得到排列后的横断面。

勘察人员提供地质图中钻孔资料比例,可通过信息系统工具修改,出图时的缩放改为“5”、可不显示层号。

当地质横断面上有多余的文字和里程等,可通过程序工具剔除。

程序界面竖向模块→点击绘图工具→点击扩展过滤限文字等勾选→删除多余文字、数字。

                      

12.3. 获取线路数据(填挖高度表)

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数据资料→点击线路填挖资料→在线路数据及设计信息界面中→点击参数属性参数模块→核对冠号、输入断链里程断链长度数据。

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数据资料→点击线路填挖资料→在线路数据及设计信息界面→点击线路信息数据→在界面中按鼠标右键→点击ToExcel模块→形成所需线路数据表头→把线路专业提供的线路资料考入相应列中。

excel表中框选相应数据复制→在线路信息数据界面中按鼠标右键→点击添加Excel表复制数据,线路数据进入界面(需设右线为基线时,在设左基线模块下先勾选再取消)→点击确定→在CAD图中形成一个线路信息表

当线路数据改动少时,双击在横断面上已形成的线路信息表原线路数据调入线路信息数据界面中→点击需修改数据框修改数据→点击确定CAD图中线路信息表中相关数据修改

当线路数据改动大时,→框选excel表已修改数据复制→在线路信息数据界面中按鼠标右键→点击添加Excel表复制数据→点击确定→在CAD图中形成一个新的线路信息表

修改已设计CAD横断面上的线路数据:双击CAD图中更新后的线路信息表新的线路数据调入线路信息数据界面中→按鼠标右键→点击更新横断面线路信息框选横断面→点击确定(这个方法常用)。

线路数据必须在CAD图中形成《线路信息表》,在此基础上操作,否则会出错,出现以下信息。

 

12.4. 路基初步设计(戴帽子设计)

1、在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数据资料→点击线路填挖资料→在线路数据及设计信息界面→点击一般设计参数

2、一般设计参数界面中包括基床设计边坡设计,按程序内置参数或修改参数后点击戴帽子(地质断面)框选地质横断面→完成最初的设计

3、各种参数的含义

1)基床设计参数

l  基床参数:勾选堤式堑(控制一般路堑和路堤式路堑);

l  基床表层外观形状:路基面形状、左右侧换填坡率(控制路肩坡率)、左右侧排水坡率(控制基床表层顶面两侧坡率)、轨道板宽(控制基床表层顶面水平面宽度);

l  护肩:设置左右护肩(TrueFalse两个开关键)、左右护肩(控制护肩参数);

l  基床表层:表层厚、左右排水坡(控制表层底部坡率)、土工布垫层厚和土工布表层(两个参数联动,控制表层底部设置中粗砂垫层和土工膜隔水措施);

l  基床底层:底层厚、左右排水坡(控制基床底层底部坡率)、底部截断坡率(控制路堑地段基床底层底部与侧沟相交设计线坡率)、土工布垫层厚和土工布底层(两个参数联动,控制基床底层底部设置中粗砂垫层和土工膜隔水措施);

l  基床底层平宽:左右侧水平宽(控制底层左右线两侧水平面宽度);

l  基床排水管:设排水管(界面下部有提示:数字控制排水管设置)、左右排水管(与设排水管联动)、左右排水方向(界面下部有提示:数字控制排水方向)。

2)边坡设计参数

边坡设计框架类似像搭积木,一个措施就是一块积木,上下衔接。

a、点击选路堤措施组(已制定好的)→选择根据本线的路堤边坡措施制定好的措施组放入界面中,或对界面中现有参数进行修改

路堤边坡设计参数(见图19

参数边坡:边坡高、边坡坡率(控制与路肩相接的一级边坡参数);

参数平台:宽、排水坡率、浆砌厚(控制边坡最下端设置平台的各项参数);

平台拦水埂:路堤边坡平台上一般不设置。

骨架设计参数

参数:坡顶镶边长、坡脚镶边长、骨架厚(控制上下镶边尺寸)、基材厚(控制植草线位置);

绘图控制:上镶边坡率(控制与基床表层底部位置衔接)。

多级的路堤边坡和骨架设计参数含义同上。

路堤坡脚墙设计参数

参数:脚墙高、顶宽、埋深、墙胸背坡率、基底斜率(控制脚墙尺寸);

绘图控制:倒角墙顶接骨架(控制脚墙顶与骨架护坡下镶边相接倒角形式)。

b、点击选路堑措施组(已制定好的)→选择根据本线的路堑边坡措施制定好的措施组放入界面中,或对界面中现有参数进行修改

侧沟设计参数

参数:盲沟图块(在CAD图中按要求设计一个标准盲沟并制成图块,在这个模块中输入图块名称,以便调用)、盲沟底深(控制侧沟流水面至盲沟底流水面的高度);

沟深内外侧(控制沟内部两侧高度)、沟底高程(控制流水面标高)、沟底宽、内外侧坡率(控制沟内壁两侧坡率);

参数沟壁厚:内外壁厚、沟底厚(控制沟两侧和底部的浆砌厚度);

参数平台内侧:平台宽、平台坡率、平台浆砌厚(控制内侧平台尺寸);

路堑边坡设计参数

参数边坡:边坡高、边坡坡率(控制与侧沟平台相接的一级边坡参数);

参数平台:宽、排水坡率、平台排水坡约束、浆砌厚(控制边坡最上端设置平台各项参数);

平台拦水埂:距坡脚距离(控制拦水埂靠山侧边缘至平台靠山侧端点距离)、高、宽(控制拦水埂的尺寸)、排水方向(界面下部有提示:数字控制排水方向设置)。 

骨架设计参数:同路堤骨架。

多级路堑边坡和骨架设计参数含义同上。

12.5. 设计常用方法

12.5.1. 措施汇总编辑

在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横断面→点击措施汇总编辑(或在CAD对话框内发CSS命令)→选择横断面(多选断面)后点击鼠标右键→显示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相关措施如路基基床地基左右侧左右防护,进入相关界面→进行相关设计

                     

12.5.2. 单独断面(措施集列表)编辑

1)界面左侧列表反映了所有可以设计工程措施,双击某个措施,可以进行相关设计。

2)界面右侧常用编辑功能:对某个断面可以运用常用编辑功能进行快速设计。

删除措施:点击此模块→选择需删除的措施回车即可删除措施(同DE命令)。

标注编辑:点击此模块→进入断面绑定标注信息汇总编辑界面中→所有的标注信息汇总在此,可以编辑修改。(其它操作步骤:在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横断面→点击标注信息汇总编辑→选择横断面图→进入断面绑定标注信息汇总编辑界面中)。

左右侧互换:点击此模块→断面左右侧工程措施相互转换

绑定地质横断面:当工程措施与地面线和地层线交不上时,点击此模块→选择断面实体即可绑定

绑定虚拟地面线:当工程措施与虚拟地面线(人工补充地面线,线型必须是多义线)交不上时,点击此模块→选择虚拟地面线即可绑定

调整边坡高度:点击此模块边坡措施自动与地面线或虚拟地面线相交(同DMM命令)。

强制更新显示:当断面上的措施调整后,措施之间的衔接有问题时,点击此模块修正措施之间的衔接部分

12.6. 横断面工程措施设计

12.6.1. 基床设计

1)路堤地段基床设计:路堤基床设计比较单一、简单,一般情况在线路填挖资料模块→线路数据及设计信息界面→一般设计参数中直接设计,或按以下方法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路基基床→显示基床底层控制截断处理界面→修改相关参数(参数含义→确定返回

2)路堑地段基床设计:设计方法大致同路堤基床,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一般路堑和路堤式路堑基床表层形式转换在,模块选择True即按一般路堑基床表层设计。

程序中基床底层厚度指线路中心基床底层厚度。

基床表层和底层的中粗砂垫层+复合土工膜设置(见图34)。

路堑基床底层底部需设置桩板结构的板梁或筏板时,底层底部水平面设置。

基床底层两侧纵向排水盲管的设置(见图36)。

基床底层底部两侧收口的形式设置。

排水盲管的位置和排水方向设置。

3)低填浅挖地段基床设计

低填浅挖地段基床设计时,基床范围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需采用挖除换填或地基加固处理,基床设计需结合挖除换填或地基加固设计。

12.6.2. 地基处理及地基加固设计

1)挖除换填设计

多用于水塘路堤地段或路堤基底表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地段,挖除换填常规设计是按地层线挖除换填。

常用设计方法:

i 各个断面地层情况类似,无特异性,可多选断面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地基→点击挖除换填→进入挖除换填边界控制界面→在界面参数模块中调整左右侧范围深度范围→点击自动设计→需修改设计参数,点中措施中的“挖除换填” →点击鼠标右键→点击选择修改,修改相关参数。

i i  各个断面地层情况各异,单选断面设计:

双击需要挖除换填设计的横断面→点击断面属性界面中地基加固模块→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地基加固措施中挖除换填→在CAD对话框中点选挖除换填左右侧范围控制点→回车出现命令对话框→发DD命令(也可用CSS命令)→在横断面上选中挖除换填措施,点击鼠标右键→在挖除换填边界控制界面中→点击选择地层线模块,在CAD图中选择挖除底部的地层线→点击确定返回

 

当不按地层线挖除换填时,在挖除换填边界控制界面中,修改各模块参数。

2)基底垫层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地基模块→在措施框内框选多个断面→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地基处理措施、选择垫层→进入垫层两侧处理界面中→点击设计或调整范围模块→把垫层措施添加进入措施框内→点击垫层鼠标右键点击选择修改

垫层两侧处理界面中各项参数说明(见图42):

参数:垫层高、左右坡率(控制两侧封口边坡坡率)、格栅层数、格栅底层间距(控制最下层格栅至垫层底部高度)、格栅层间距(控制两层之间的间距)、毛细排水板间距(控制毛细排水板与垫层顶面);

底面排水控制:排水坡约束(FT为开关键)、排水坡率(控制流水面坡度);

绘图控制:两侧封口(界面下部有提示:数字控制封口形式)。

3)复合地基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地基模块→在措施框内框选多个断面鼠标右键选择添加地基处理措施、选择复合地基→进入复合地基加固边界控制界面→点击自动设计→把复合地基措施添加进入措施框内→需要修改相关参数,点击复合地基鼠标右键点击选择修改

复合地基加固边界控制界面中各项参数说明(见图43):

参数:桩间距(控制横断面方向的桩间距)、桩径、嵌入地层(控制进入某个地层的深度)、最短桩长(与嵌入地层相互作用,取大值)、桩长取整(一般为0.5m的倍数)、加桩容差值(一般取0.5)、画桩(控制按范围设计还是按每根桩设计)、中线往两侧画(控制桩的布置形式,断面上画桩起作用)。

 

参数加固范围:左右调加固宽度、左右桩长(按坡脚位置和地层控制时,不起作用)

4)桩板(筏)结构设计

双击需要设计桩板结构的横断面→点击断面属性界面中地基加固模块→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地基加固措施中桩板(筏)结构CAD图对话框中出现位置点,在图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点点击桩板结构出现在相应位置→回车出现命令对话框发DD命令→点击图中桩板结构措施→进入属性参数修改界面→点击属性信息界面修改或点击各断面桩控制界面修改。

属性信息界面中各项参数说明(见图44

a、参数:板顶距路肩高、距路拱高、板顶设计高程、板宽、板高、桩顶嵌入承台Xm(按0.1m设计)、板底垫层厚(按0.2m设计)、桩间距线路方向(线路方向桩间距)、桩径。

b、参数绘图控制:板左端距离线路(板左侧边缘距中线距离)、桩距左端距离(最外侧桩中心距板边缘距离)。

各断面桩控制界面中各项参数说明

根据检算资料,修改桩根数、相邻桩间距、每根桩的桩长。

12.6.3. 边坡防护设计

1)路堤边坡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左侧右侧模块→在措施框内框选多个断面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路堤措施、选择路堤边坡和选择路堤平台(多级边坡时使用)→框选多个断面的路堤边坡→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边坡防护措施、选择植草骨架土工格栅浆砌干砌等措施→框选多个断面措施框中边坡措施→点击鼠标右键后点击选择修改

属性信息界面中各项参数说明

a、属性信息界面各项参数参见二、→(四)→3、→(2)→a、→①~③中说明。

b、属性信息界面右下角边坡防护措施列表鼠标右键可选择添加各项边坡防护措施;可修改删除已添加进来的措施(见图46)。

2)路堑边坡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左侧右侧模块→在措施框内框选多个断面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路堑措施、选择路堑平台(多级边坡时使用)、路堑边坡护墙被动拦石网等→框选多个断面的路堑边坡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边坡防护措施、选择植草骨架锚索(杆)浆砌等措施→框选多个断面措施框中边坡措施→点击鼠标右键后点击选择修改

属性信息界面中各项参数说明

a、属性信息界面各项参数参见以上二、→(四)→3、→(2)→b、→①~③中说明。

b、属性信息界面右下角边坡防护措施列表→鼠标右键可选择添加各项边坡防护措施;可修改删除已添加进来的措施(见图47)。

3)水塘路堤边坡设计(浸水路堤边坡设计同)

水塘路堤设计:位于防护标高处(塘埂标高+0.5m)设置一处平台,边坡按两级边坡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左侧右侧模块→在措施框内框选多个断面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路堤措施和边坡防护措施(见图48)。

4)水塘路堑边坡设计

水塘路堑主要防护设在路堑堑顶外侧,在措施集中添加两个围堰,一个按挡水捻设计、一个按围堰设计。

挡水捻设计:

a、外侧边坡模块中外侧防护选择True,后续的参数起作用。

b、其他参数含义同围堰。

12.6.4. 支挡工程设计

1)路堑支挡工程

路堑挡墙设计

a、路堑挡墙检算

在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数据资料→选择重力式挡墙尺寸表(见图51)→在重力式挡墙尺寸表界面中选择堑挡计算(见图52)→在重力式路堑挡墙计算界面中选择计算,并选择添加至尺寸表(见图53)→在参数属性编号模块修改挡墙尺寸表的编号(见图54)→在重力式挡墙尺寸表界面中点击确定→在CAD图中找到一个合适位置形成挡墙尺寸表

b、路堑挡墙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左侧右侧模块→在措施框内框选多个断面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路堑措施选择路堑挡墙加入进入措施框内→框选路堑挡墙→点击选择修改→在属性参数修改界面中修改墙高、挡墙埋深、尺寸表编号→点击按编号更新(见图55)。

路堑桩板墙设计

CAD对话框中发CSS命令选择需要设计的断面→进入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点击左侧右侧模块→在措施框内框选多个断面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路堑措施,选择路堑桩板墙加入进入措施框内→框选路堑桩板墙→点击选择修改→在属性参数修改界面中修改参数(见图56)。

 56

路堑边坡上锚固桩设计:设计方法基本上同路堑桩板墙设计。

a、在横断面措施汇总&批量调整设计措施界面中,锚固桩在措施框中位置应在相应措施(如挡墙、边坡)之后。

                               57

b、属性参数界面

参数:锚固段起算于侧沟底选择False

绘图控制:原位画桩选择True,偏移dx、偏移dy输入相应数值,控制锚固桩位置。

2)路堤(肩)支挡工程

路堤(肩)挡墙设计

a、路堤(肩)挡墙检算方法同路堑挡墙检算。

b、路堤(肩)挡墙设计:设计方法基本上同路堑挡墙设计。

路堤桩板墙设计:设计基本上同路堑桩板墙设计。

3)横断面挡墙汇总设计模块功能

在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横断面→点击挡墙汇总设计→选择横断面(多选断面)后点击鼠标右键→进入挡墙汇总设计界面中。

59

在横断面挡墙汇总设计界面中修改墙高、修改尺寸表编号、更新挡墙尺寸。

12.6.5. 设计信息核对、修改及设计措施标注

1)在程序界面竖向模块→点击横断面鼠标右键点击选择横断面设计图→在CAD图中框选横断面图鼠标右键点击分段设计与工程数量→在提示界面下核对、修改设计信息及设计措施标注

2)横断面措施分段列表界面说明:

措施分段编辑:

a、在此界面右下角处点击工点设计范围修改工点设计起讫里程,界面左上角反映工点设计起讫里程和设计长度。

b、界面左侧的工程措施显示为红色时,表示该措施没有经过确认或里程错误。在可能存在问题的分段界面中依次点击红色条目,逐项核实、修改标注文字、设计开始里程、结束里程,确认无误后,点击修改更正,此时如果没有里程错误,该条目会从可能存在问题的分段界面中消失。在左下角的界面中以蓝色显示,蓝色表示在图中显示该标注;紫色表示不在图中显示该标注,可通过右键修改;土黄色表示起讫断面标注缺一处(一般情况应在措施的起讫断面分别标注)。

c、在此界面右下角处点击关键参数检查,可检查分段措施中有关控制措施的关键参数是否有误,有些提示出来的问题可能是断面的特殊要求,提示供参考。提示问题前带●一定表示设计有误,需修改的地方。

断面绑定标注信息汇总编辑

所有工程措施标注信息在这个界面上汇总,包括措施的起终点设计里程、显示开关、标注内容等,可以在这个界面上统一修改,点击保存编辑修改,CAD图面上的标注一并修改。

文字说明:见界面说明。

分段措施简表

对设计措施用表格+文字形式进行归纳、汇总。与断面绑定标注信息汇总编辑界面相对应。

措施标注设置

系统默认标注:程序内置措施标注名称;

修改系统默认标注:修改程序内置标注名称,程序首次运行时,按修改后的标注名称标注。

断面绑定标注信息汇总编辑界面中,对措施名称重新定义时,系统默认标注和修改系统默认标注即失效。

12.6.6. 横断面快捷设计方法

1)常用快捷命令:DD DECSSDDDMM

DD —选择横断面措施,针对不同措施进行特殊的设计控制,选择多义线时快速在此位置增加一个夹点;

     DE—点选快速删除横断面中某个措施,选不中时请在措施列表中选择删除;

     CSS —即时取横断面措施集进行批量修改;

     DMM 根据绑定的地面线自动调整边坡高度;

2)断面左右侧及断面之间措施复制

双击某个断面→在断面属性界面中→点击措施集列表→点击左右侧互换,可实现断面左右侧措施互换(见图70)。

70

双击某个断面→在断面属性界面中→在左侧措施栏复制某个措施(不能复制多个措施)→按CAD对话框提示找到措施插入点,即可实现复制措施(见图71)。

把设计好的断面制成标准断面放在组设计中,以便需要时随时调用,复制到其他断面中。

制作标准横断面:在程序界面竖向模块→组设计界面中→点击标准断面模块→鼠标右键→选择图中标准横断面→在CAD图中选择断面横断面里程进入界面。

横断面设计需要按标准断面设计时,选择菜单替换、插入等模块实现(见图72)。

12.6.7. 同一个横断面上多个路基设计方法

同一断面内多个路基设计如图73所示,在左侧贯通线(DK)右侧28m处有右绕线(YDK)路基,设计步骤:

1 将已做好的贯通线帽子复制到右侧28m处,注意地面线关键点必须放置到右侧28m与地面线交点处(见图74)。双击路基基床,在左侧的参数资料栏,修改线路冠号、里程、路肩标高等信息(见图75)。

2 程序界面横向模块→点击数据资料→点击线路填挖资料→在线路数据及设计信息界面→点击线路信息数据,点击鼠标右键→获取横断面线路信息,选择刚刚做好的右绕线断面,即可将数据入库,方便后期修改(见图76)。

12.7. 正面图(纵断面)设计

1)正面图设计:工程措施中有支挡工程(挡墙、桩板墙、锚固桩等)时,需设计正面图。

创建正面图

a、在程序界面竖向模块→纵断面界面中→点击创建正面图→按CAD对话框提示输入基点输入正面图设计位置框选需设计正面图的横断面→形成初步的正面图(见图77)。

b、双击CAD正面图上标题,出现属性面板、标题栏设置等,可根据界面提示修改。

i、属性面板(其他模块中的属性参数大致相同)(见图78

参数:可修改横、竖比例;开始、结束里程;断链长。

参数图名:图名;小里程、大里程方向;出图缩放比例。

ii、分段设计范围检查:可以检查出措施设计范围错误,并返至横断面修改。

路基边坡

a、属性控制模块中可修改路基边坡上措施框架锚索、锚杆参数,(见图79)。

b横断面数据和数量信息模块中可以通过点击获取横断面数据→在CAD图上框选横断面得到。

桩板墙

a、控制断面

在界面中点击获取控制横断面→在CAD图中框选所需的横断面→横断面上的桩板墙信息进入界面→点击由控制断面设计桩→进入桩板墙数据界面(见图80)。

b、桩板墙数据

这个界面中可以修改桩板墙参数,如编号、桩型、桩宽、牛腿长、板的设置等(见图81)。

编号:可根据整个工点的锚固桩根数顺序编号;

桩型:应与检算资料及桩板墙钢筋结构图的桩型一致;

以上界面中起设里程控制起点第一根桩的中心里程。

挡土墙

a、属性控制:锚固桩间的挡墙在这个模块可以实现(见图82)。

b、挡墙数据

在挡墙正面图界面中点击获取控制横断面→在CAD图中框选所需的横断面→横断面上的挡墙信息进入界面→可修改起讫里程处的墙高等参数(见图83)。

c、伸缩缝

里程模块框中输入第一道伸缩缝里程,输入间隔长度→点击设伸缩缝每一道伸缩缝的里程进入左侧里程编辑框中(见图84)。

d、错台里程

点击点选错台里程→在CAD图中点选需要错台里程处的墙底处,完成错台(见图85)。

e、泄水孔、检查梯、防护栏杆、端墙(码砌)、吊沟正面图等根据模块上提示设计。

2)纵断面图设计:工程措施中有地基加固时,需设计纵断面图。

创建纵断面图

a、在程序界面竖向模块→纵断面界面中→点击创建正面图→按CAD对话框提示输入基点输入判别值地基“0框选需设计纵断面图的横断面→形成初步的纵断面图

b、双击CAD纵断面图上标题,出现属性面板、标题栏设置等,可根据界面提示修改(各参数的含义大致正面图设计)。

界面右侧复制地质纵断面资料模块:根据CAD对话框提示,可以把勘察资料中的地质纵断面资料复制到纵断面设计图中。

复合地基

CAD图中双击地基加固措施,进入复合地基加固正面图界面。

a、属性控制:控制参数中注意画桩开关、桩间距、桩直径参数(见图86)。

b、措施描述、桩间距描述:按界面提示输入相关里程和文字说明,在纵断面图下的五线谱中反映。

桩板结构

CAD图中双击桩板结构措施,进入桩板(筏)结构正面图编辑界面。

a、属性控制:参数中桩长取整、板下垫层厚等参数(见图87)。

b、控制断面:横断面上板梁和桩的各项参数反映在这个界面上,点击由控制断面设计,进入桩板(筏)结构数据界面中(见图88)。

88

c、桩板(筏)结构数据:板参数中宽指纵向板长,桩嵌入板厚度一般为0.1m,桩长按纵向各排桩的桩长表示(见图89)。

d、措施描述、桩间距描述:同复合地基。

 

12.8. 平面图设计

一般情况下,设计地基加固平面图;特殊情况下,设计支挡工程和边坡防护平面图。

1)地基加固平面图

创建平面图

a、在程序界面竖向模块→平面图界面中→点击创建平面图→按CAD对话框提示输入插入点、措施过滤中输入判别值地基“0框选需设计平面图的横断面→形成初步的平面图

b、双击CAD平面图上标题,出现属性面板、位置描述等,可根据界面提示修改(见图90)。

位置描述参数主要是把涵洞、桥台等相关信息放在平面图上。

复合地基

CAD图中双击地基加固措施,进入复合地基类平面图界面。

a、属性控制:绘桩孔控制模块中画钻孔(桩)矩形布置从中线开始往两侧画孔(桩)径孔(桩)间距孔(桩)间距线路方向等参数输入(见图91)。

b、复合地基数据:修改某断面距中线的距离数值→点击更新横断面模块,横断面的设计宽度相应修改(见图92)。

c、桩间距分段:不同桩间距的分段可以通过界面中的参数实现,注意应和纵断面上分段一致。

桩板结构类

在程序界面竖向模块→平面图界面中→点击桩板结构类→进入桩板结构筏板地基类平面图界面中→在控制断面界面中→点击获取横断面→在CAD图中框选桩板结构设计横断面→横断面上桩板结构的参数进入界面中→输入由控制断面设计参数→点击计算板→进入地基数据模块中,得到板和桩相关参数

 

 

13.             专业接口(线路、站场)

路基专业设计的横断面图

14.             三维(BIM)控制

14.1. 地质纵断面图创建三维地层

通过工程地质纵断面图的地层线在CAD图形中创建三维地层曲面实体。

地层的闭合区域(模糊创建闭合的地层区域),可创建三维地层Solid3D实体。

 

 

14.2. 获取路基设计横断面图数据

获取工点设计措施的设计信息,包含地质信息与路基工程措施信息,是绘制三维图形的基础资料。

 

14.3. 创建工点三维实体

创建各类措施的三维模型体或三维模型曲面表达设计